本文作者:访客

【弓道是非】郭有才和菏泽火了,怎么又变成危害孩子的毒瘤了?

访客 2024-06-02 18:19:47 4568 抢沙发

网红郭有才翻唱《诺言》在某视频平台上一夜爆火,也带火了牡丹之都山东菏泽,和属于它的一座废弃的火车站。菏泽政府明显是想借这个机会,再复刻一次天水淄博。菏泽市文旅局把郭有才聘请为文化旅游推荐官,当地媒体争相报道。政府还火速修缮路面,增加基站和信号车,派遣志愿者给外地游客指路充电,还给每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送上了一朵牡丹花。很多本地的商户和手艺人,也来展示自己的商品和绝活,给自己的家乡上上分,争取把流量变成经济。

这个事本来是好事,但菏泽有了流量,也引来了一波蹭流量的牛鬼蛇神。各路直播网红杀到菏泽南站,一时间那是兵荒马乱,怪态尽出,让屏幕内外的路人,下巴都快掉了。只是“辣眼球”也就算了,不少人还搞起了擦边直播,还有人造谣北大要特招郭有才入学,完美诠释了一句话:最赚钱的勾搭都写在了《刑法》里。这事儿还没完,他们这一路作妖,不但忙坏了执法人员,又在网上引起了一波新流量,啊不,新争论。跟正面引流的山东地方媒体不太一样,部分媒体以“网红”给孩子树立不良的价值观榜样为由,用一句“必须割掉危害孩子的这颗全民网红毒瘤”,成功让网络舆论一片哗然。

无中生有关联议题,举起“孩子”的大旗,精准踩踏中国社会的敏感神经,再开地图炮把所有的、所谓的“网红”一网打尽,这波带节奏的功夫,不得不服。

流量经济,确实值得讨论。但我们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这种随机、瞬时的“流量”,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上。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突然涌入的流量,短时间内可能会带动一部分经济,但如果缺乏管理,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同样,如果没有办法长久地维持热度,一旦流量消失,经济效应也会消失,留下一地鸡毛。这种“一阵风”式的流量,甚至可能给城市留下负面影响。所以,有的媒体评论:一座城市想出圈,底层逻辑还是依靠城市特色、配套服务以及文化底蕴,一个郭有才是不够的,菏泽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底牌可以打。我觉得,这种讨论是合适的。而这次菏泽政府的很多做法,明显也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比如说改善环境,增加配套,维持秩序,招募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帮助,迅速整治直播乱象,维护清朗的现实和网络环境,高考邻近,为了不影响菏泽南站附近学校的教学,政府让郭有才更换直播地点,政府还组织本地特色的商户和艺人,将“菏泽特色”展现给八方来客,等等等等。

有争议,有问题,那么就发现问题,提出思考,找到解决方案,消除不利的因素,扩大有利的后果。这是成年人的讨论方式,也是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这几年也生出了一个怪现象。但凡是有点争议的社会议题,就有人去拉起“对孩子不好”的大旗,摇着尾巴等待一个“一刀切”,好像“对孩子不好”可以反对万物,可以在任何争论中,占据道德制高点。咱们姑且就不论我们的孩子到底有多脆弱,到底有多少事可以对他们造成伤害,就说这世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视频平台确实确实充斥着一些低俗、违法的内容,但上面也有非常多的知识和正能量。我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讲的是两年前,重庆最后的水上公交——客轮“渝忠客2180”在触网之后,获得新生的故事。船主随手拍下的视频,保留下了这条水上线路上的最后一艘船,让许多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可以日复一日地乘着它,载着沉甸甸的担子进城卖菜。有了直播的收入后,船主不但免去船资,还给老人提供免费的早饭。许多人也为了“渝忠客2180”而来。他们有的登船,体悟时代的记忆,有的守候在岸边,帮助老人们更快更好地卖菜。赶来蹭流量的网红也不少,但他们很多人,自掏腰包收了菜,捐给周边的学校和福利院。菜农们不明白什么是直播,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帮忙,但对他们对这些“网红”说:“谢谢”。

“网红”们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靠流量赚钱,有何不可?“菏泽”们只要管理得当、正确引导,借流量盘活经济,有何不可?那些“商贩”、“菜农”、“手艺人”们,凭着自己的本事,靠着辛勤的劳动,从“网红文化”获益,去维持生计、供养家庭、改善生活,又有何不可?那些说“网红”就是“毒瘤”的人,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张口就来”,可能会让一座城市失去发展经济的契机,而一刀割掉这些所谓“毒瘤”之后,又会有多少个家庭会因此痛失生计,而他们,也是有孩子的。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56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