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将于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本周,多个主要政党将进行重要选举活动,但目前哪个党派有望成为执政党仍是未知数。
2021年秋季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后,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和绿党组成执政联盟,但三党在财政等问题上理念不合。三年多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社会治安恶化以及援助乌克兰不断加重财政负担,选民对执政联盟的不满日益加剧。去年的欧洲议会选举和德国多场地方选举中,执政三党表现不佳。最终,围绕2025年财政预算案和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歧导致联盟破裂,触发了提前大选。
本月11日,社民党和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分别举行党代表大会,选举现任总理朔尔茨和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爱丽丝·魏德尔为各自的总理候选人,并公布了竞选主张。社民党定位自己为“普通人的政党”,主张为占德国总人口95%的工薪阶层减税。而德国选择党则重点放在移民政策上,魏德尔表示如果她能上台执政,将在100天内关闭国门并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此外,她还主张重启核电厂并部分恢复燃煤电厂。
基民盟主席兼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表示,德国和欧洲多国陷入政治危机,未来面临更多挑战,必须变得成熟起来,特别是在安全政策方面取得进展。他还强调需要改变经济政策,重振德国经济竞争力。
尽管各党派已抛出竞选主张,但多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候选人都没有获得多数受访者认可。根据《图片报》近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支持率领先的是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接近30%;德国选择党和社民党的支持率分别为22%和16%,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民调发现,移民议题和经济议题最受选民关注,分别有37%和34%的受访民众选择了这两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杨解朴认为,2月大选之后,组阁将成为德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不能尽快组阁成功,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等方面都将受到极大影响。估计要到今年夏季才能产生新一届德国政府,在此期间将由“看守政府”执政,这会给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果陷入互不妥协的政治僵局,德国2025年预算案就无法通过,不利于多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也会影响德国在欧盟及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受制造业疲软、出口下滑、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德国经济已连续两年萎缩,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德国经济研究所分析认为,今年德国经济前景依旧低迷。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最新预测,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垫底。然而在此悲观形势下,德国各个党派在如何提振经济、德国“债务刹车”机制以及绿色减排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政治碎片化和极化并存导致德国政坛困局难解。分析普遍认为,今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德国和欧盟未来的政策走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