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30多种食物过敏致严重营养不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近日成功救治了一名2岁食物不耐受患儿,通过基于洗涤菌群移植的整合治疗方案,使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这不仅展示了该医院在菌群移植方面的独特治疗经验和技术优势,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患儿小欣现年两岁两个月,来自湖北荆州。从8个月大时开始,她的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和身高不再增长。1岁半时体重仅有13斤,同时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经常自残,夜间也无法正常睡眠。小欣父母曾带她辗转武汉、北京等地求诊,但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患病期间,小欣因营养不良导致免疫低下,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并合并心包积液,情况危急。
在绝望之际,小欣父母通过患儿交流群和网上查询,了解到南医大二附院微生态医学科在菌群移植方面的独特治疗经验,决定向该医院求助。接诊后,医院立即为小欣开通绿色通道,联合重症医学科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经过一系列检测,医生确认小欣的主要问题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免疫紊乱和食物不耐受,影响了她的正常进食和营养吸收,进而导致生长发育停滞和一系列神经行为异常。
针对小欣的具体情况,南医大二附院微生态医学科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用洗涤菌群移植技术重建肠道微生态,并结合营养支持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欣的情况显著改善,停滞一年多的身高体重重新开始增长,3个月内体重从13斤增长到18斤,身高增加2厘米。她的情绪也变得稳定,不再自残,夜间也能正常睡眠。这些变化让小欣父母感到欣慰。
南医大二附院微生态医学科崔伯塔副主任医师表示,肠道菌群失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深远影响。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导致食物不耐受和营养不良,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因此,重视生命早期的肠道微生态重建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025年1月3日,国际专业期刊《Nutrition》在线发表了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张发明、崔伯塔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洗涤菌群移植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因胃肠道疾病导致的儿童营养不良。该技术能重建儿童免疫耐受,缓解腹泻、腹痛等肠道症状,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为儿童营养不良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为解决全球性营养不良问题,南医大二附院联合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大专家平台共同发起“全国营养不良整合救治计划”,旨在及时发现、诊断并推荐合理施治全国的营养不良患者。为此,南医大二附院牵头成立了“全国营养不良整合救治专科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全国17个省份共30家医院。联盟依托于大专家平台,将有治疗需求的患者分配给就近的联盟成员单位,进行整合治疗和长期随访,期望为全国的营养不良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
未来,南医大二附院微生态医学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微生态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推动微生态治疗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