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1月21日1时12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出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航天员宋令东出舱后,他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这句话听起来轻松,但背后却需要航天员付出巨大努力。本次任务的主要难点包括应对日益严峻的空间碎片撞击风险,在舱外安装电源相关的防护结构,防止舱外电缆因受到碎片撞击造成损坏。
昨天16时55分,宋令东打开问天实验舱出舱舱门,首先出舱。这是他首次站在机械臂上工作,旁边是辅助他的蔡旭哲。两人配合默契,不时轻松地开玩笑。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今天1时12分,两名航天员顺利回到舱内,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了,三名航天员提前给大家拜年。
蔡旭哲表示每次出舱都是全新的任务,只要打开舱门走出去干起来,就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和成功。他感谢曙光和地面支持人员,并代表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向全国人民提前说一声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宋令东也祝愿大家新年一帆风顺,家兴国兴万事兴。王浩泽则祝大家新年新愿,新征程,梦圆环宇再出征。面对航天员的祝福,专项指挥吴昊回应称,同迎盛世,繁华景,携手前行,梦可圆,空间站有你,值得期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志海评价,本次任务中,航天员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目标。此次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作业位置主要在问天舱外,这决定了航天员的工作路径和动作的不同。李志海解释说,在进行机械臂路径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避免与舱体或太阳翼发生干涉碰撞,确保安全距离。此外,从神舟十八号开始,任务集中于进行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到现在神舟十九号第二次出舱,中国空间站总共进行了四次舱外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航天员出舱前需要进行吸氧排氮,以防止减压病。此外,出舱时还要面对宇宙辐射、空间小颗粒、极高的温差和真空状态等恶劣环境。目前使用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重130公斤,穿脱方便,设计精巧,能够提供生命保障功能和支持长时间出舱活动。截至目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过半,后续他们还将在轨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几天后,他们将在忙碌的工作中迎来蛇年新春佳节,在遥远的太空守护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守望地球家园的万家灯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