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些消费者反映,美甲过后指甲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甚至有人因美甲感染了绿脓杆菌或HPV病毒。
王女士在做了几次美甲后,指甲变得软塌塌的,有的变得凹凸不平。指甲变薄变软后,她不敢触碰硬物,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医生诊断后表示,甲板打薄后,甲变薄变软,甲周有感染,有甲沟炎倾向。
目前市场上的美甲一般要经过打磨甲皮、剪死皮、打磨角质层、涂抹指甲油、贴片、烤灯固化等步骤。记者走访发现,每一家美甲店都会用电动磨甲机对消费者的指甲进行打磨,而这些打磨头往往是多个顾客共用的。美甲师表示,更换打磨头的标准是不好用了就换,并未关注过使用次数。他们认为打磨过程中不会导致指甲破损和出血,因此不存在风险。
然而,临床医生指出,指甲是人体表皮组织的一部分,在美甲过程中对指甲表面进行的各种打磨,和皮肤破损出血一样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主治医师余珊珊表示,打磨会损害甲表面的角质层,容易引起细菌真菌感染。
多位顾客混用美甲工具的现象普遍存在。记者调查过的店铺里,每位美甲师平均每天接待4到8位顾客,为顾客们美甲的工具都是混用的,但仍然会对顾客宣传整个美甲过程都有消毒。有的店铺号称有酒精棉片消毒,但酒精棉片敞开放置,其消毒效果存疑。
近几年,伴随着美甲女性的不断增多,美甲工具混用给消费者带来了越来越多感染疾病和病毒的风险,在临床上也出现了甲分层、甲真菌病等更为严重的病例。我国针对美甲行业的消毒杀菌并没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美甲店是否有消毒管理的意识和流程,全靠店家的自觉。
面对美甲出现的各种症状,很多消费者面临两难的选择。因为已经变薄和变软的指甲,短期内不能再做美甲,但不做又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疼痛。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医疗美容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消毒培训,更好为广大求美者服务。
除了缺乏消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美甲灯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市面上常见的美甲灯主要分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由于美甲工序中甲油、甲胶只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才能干燥固化,因此美甲灯散发的都是紫外光。
上海市消保委取样了20款美甲灯,通过权威实验室检测,这些美甲灯不仅都不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而且大多存在多个测试指标不符合国标规定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20款美甲灯均存在紫外光源安全风险,其中18款样品工作时紫外光源对皮肤及眼睛的危险级别达到3类风险,高危险级别,两款为中度危险级别。
专家表示,美甲灯的光源峰值波长多集中在紫外UVA波段,这个波段的射线能更加深入地穿透皮肤,加速皮肤变黑、老化,尤其对眼部的浅表部位有较大伤害。最新的国际标准明确要求,紫外线产品应具有防护外壳或采取感应联锁开关等措施,以使人体能接触到的紫外线风险等级不超过1类风险。对于3类风险等级的紫外线产品,应注明该产品“仅供专业使用”或“仅供合格专业人员安装”。
然而,这些产品在外包装上没有任何警示用语,使用时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近几年,美甲人数逐年递增,超过40%的消费者每年进行4到6次美甲,每次美甲过程至少照射美甲灯约5次以上,每次照灯时长约为30至60秒。对此,相关专家提醒爱做美甲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防护,做美甲时可以戴有防紫外涂层的防护手套。
针对此次测试发现的美甲灯可能给消费者和从业者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上海市消保委要求企业积极进行整改,下架不合格产品。相关部门已开展行动推动美甲灯行业整改和规范。
美甲虽然是方寸之间的服务,但从消毒环节的疏漏到美甲灯带来的质量隐患,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的健康。期待美甲从业者能够以专业和责任为先导,让消毒成为习惯和规范,用合格的美甲灯照亮指尖,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美甲环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