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术是肢体延长术的俗称,是一项有创伤的疾病治疗技术。自2006年起,我国卫生部门规定严禁将其用于美容项目,但这种手术依然有人用于美容,在网络上也有人声称可以做这项手术。
2024年11月,一名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一位名叫阿迪的“医托”,提出想做断骨增高。阿迪表示他有合作的医生,手术价格为12万元,并邀请记者前去面诊,地点在福建泉州。阿迪推荐的主刀医生姓孟,是当地一家医院的院长。由于属于违禁手术,医生们都很谨慎,特别是在媒体曝光后,更加小心。
阿迪白天安排记者先见了一位刚做完断骨增高手术18天的“腿友”。这位“腿友”原身高不到1米6,按手术设计,他的小腿将延长6厘米。他说自己从未犹豫过。阿迪和“腿友”认为断骨增高是技术简单、原理简单的“小手术”,但在媒体报道中,它常被描述为“近乎自残”“医美邪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杜辉介绍,利用肢体延长与重建技术,他们可以治疗先天畸形、后天原因导致的肢体短缩、骨缺损等疾病,帮助患者实现双下肢等长。上世纪50年代,苏联医生伊利扎洛夫发明了环形外固定架,发现缓慢牵拉促进骨再生的现象,提出了“张力应力法则”。
然而,这项技术对骨科医生来说颇具挑战,容易产生各类并发症。2006年前,肢体延长术在我国广泛开展,既用于畸形矫正,也应用于普通人的增高。2006年,国家卫生部发布通知,严格禁止使用肢体延长术进行美容项目。
近年来,断骨增高术再次出现。记者按时到达约定医院,阿迪带记者进入四楼病房,见到一位医生。阿迪展示了微信中的“腿友”交流群,人数超过千人。这些微信群是很多腿友开始接触断骨增高的关键平台,也是医托揽客的重要渠道。
小方原本身高大约1米5,高中时就开始关注各种增高方法。2020年,她在微信群里看到术后视频记录后决定做断骨增高。另一位“腿友”小林也通过微信群了解断骨增高,他认为医托夸大手术效果,淡化风险。
小林最终选择在三甲医院做手术,入院时被诊断为“后天性膝内翻”。2024年,小林因并发症等问题与主刀医生闹翻,向当地卫生部门举报医院开展违禁手术。赵医生曾先后为三人做了断骨增高手术,其中一人“走了医保”,医院已将医保基金退回。
小方在2020年选择去土耳其做断骨增高,胫骨延长了大约6厘米。2021年7月,她突然出现右腿严重感染的情况,最终确诊为慢性骨髓炎。中介机构和手术医生相互推诿,延误治疗。小方回国治疗修复后,腿部功能难以恢复,运动能力下降,给生活带来新的困扰。她后悔做了这个手术。
断骨增高术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能改善身高,但其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不容忽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