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测试封杀小红书遭网友嘲讽。这年头,真是啥事儿都能碰上。美国去年底以“国家安全”为由封禁了一个短视频应用,结果逼得一票美国网民集体“翻墙”,跑到中国的小红书来了。
小红书原本在国内是个分享生活、美妆购物的平台,一下子成了国际交流中心。这些美国网民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逮着中国网民就开启“对账”模式。比如有人问:“你一个月房租多少?”回答说:“一千五。”对方惊讶地说:“一千五?美元?我这边一千五百美元都不够租个厕所的!”这种对话让人感觉像是脱口秀大会现场。
这种情况让那些成天鼓吹“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公知”们脸被打得啪啪响。他们之前吹嘘的“美国梦”,瞬间变成了“美国惊魂”。原来,许多美国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人一周工作八十四个小时,打两份工才能勉强糊口。买房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辈子租房是常态。更有一些家庭月收入三千美元,其中房租就要花掉一千一百美元,电费三百五十美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医疗和教育问题更是扎心。一位美国网民提到,他母亲尿路感染花了将近三万美元,生个孩子要七万美元。这让国内那些嚷嚷着要“润”出去的人后悔不已,辛辛苦苦“润”出去,却发现所谓的“天堂”其实是个“坑”。
小红书无意中成了面“照妖镜”,把“美国梦”的虚伪照得一清二楚。当然,美国政府也不是吃素的。美国众议院主席表示,小红书可能成为下一个被要求出售的目标。但问题是,小红书压根就没在美国开展业务,服务器也在中国,美国政府想禁也得有抓手。而且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那么大,要是真把小红书从应用商店下架,库克估计会哭晕在厕所。
美国政府本来想把美国人民关在信息茧房里,结果却把他们推到了太平洋对面。就像筑了一道墙,结果墙倒了还倒向了对面。整件事像一出荒诞喜剧,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全给打乱了,反倒促成了中美民间在小红书上的交流,也算是歪打正着。
小红书成了“躺赢”的典范,没花一分钱广告费就成了国际交流平台,流量杠杠的。未来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的速度和广度远超以往任何时代。想捂住老百姓的眼睛和耳朵,越来越难了。与其费尽心思筑墙,不如顺势而为,引导信息流动,或许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像老话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