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关系过去遭误读。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孟买的一场活动上发表演讲,提到印中关系在过去十年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他表示,印度需要准备好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印度利益的能力。
苏杰生指出,印度与中国建立平衡方面面临特殊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两国都在崛起。作为近邻和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印中之间的关系动态一直较为复杂。边界争端、一些历史包袱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加剧了分歧。
苏杰生认为,过去政策制定者对印中关系的误读,无论是出于理想主义还是缺乏现实政治考量,实际上既无助于与中国的合作,也不利于与中国的竞争。目前,印中两国关系正试图摆脱2020年后边境局势带来的复杂局面。尽管这个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也需要更多地考虑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
苏杰生表示,一个多极化亚洲的出现是一个多极化世界的必要先决条件。印度的做法可以用三个“相互”来概括,即相互尊重、相互敏感和互惠互利。这些原则对与中国建立平衡和建设性关系至关重要。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表示,苏杰生的讲话和当前中印关系的发展势头吻合: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去年双方就边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金砖喀山峰会后,两国关系步入回暖轨道。但由于前几年边境对峙导致互信缺失,回暖势头需要双方小心维护。当前中印面对的挑战包括进一步稳定边境形势、推动人文交流步入正轨等,尤其是要树立中印互视对方为发展机遇、互不消耗的正确认知。
钱峰认为,中印的最大公约数是同为重要的“全球南方”国家和发展中人口大国,双方都面临着发展问题。双方能合作的领域有很多,从易到难,可以先从恢复直航和互派记者、放宽签证便利等着手。双方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