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让台湾年轻人快放弃对抗大陆了。TikTok在美国遭遇围猎打压,不断被“罗织罪名”,而在台湾岛内,一些人也在炒作这款短视频应用程序存在的所谓“风险”,西方媒体更是大肆渲染。去年,一款名为“科目三”的舞蹈在TikTok和抖音上走红,并在台湾引发热潮。
自赖清德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并未改善两岸关系,反而加剧了两岸之间的紧张局势。1月17日,《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声称,TikTok在台湾备受争议,有人担心这款软件正在宣传所谓“亲大陆”的内容,使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敌意软化。报道特别提到喜爱使用TikTok的年轻人群体,例如在嘉义市,有学校在作文题中不恰当地提及俄乌冲突,并以此引申挑拨两岸关系。然而,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台湾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因激怒大陆而遭到攻击。
即便如此,岛内一些意识形态强烈的教育工作者却对此表示担忧,甚至将TikTok在年轻人中的流行归结为所谓“大陆方面的蓄意策略”。《南华早报》报道了一所女中的案例,在去年春天的一道作文考试题中,老师要求学生回答台湾在面对大陆时应如何“生存”。拿到学生的考卷后,老师们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台湾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因激怒大陆而遭到攻击。
这些年轻人表现出了一种“顺从”的情绪,与过去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偏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去年公布的数据,20至24岁之间的人不再是有着最强烈所谓“台湾认同”的年龄组,有迹象表明这种趋势可能出现逆转。一些岛内的社会科学家和政客认为,这一变化的一大原因是TikTok。
如今,除了在美国遭遇麻烦外,TikTok也被台湾岛内的一些势力视为眼中钉。有人声称TikTok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台湾人对大陆的担忧以及反抗意愿。还有一些岛内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担心,越来越多的儿童使用TikTok,接触到的内容可能导致他们对中国大陆产生更加正面的看法,而对台湾的看法则相反。
尽管民进党当局大搞“去中国化”,但台湾媒体注意到,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曾在“立法院”念了大陆热播剧《走向共和》中的一首诗,并且他爱看《延禧攻略》。近年来,一些社交平台的出现使两岸交流出现了新的现象。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小学教师林怡辰在脸书上写道,她教授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手机和网络,抖音音乐一响,全班几乎都能跟着唱。她还提到所谓的“简体字错误”,称学生常出现简体字与繁体字混淆的问题,引发了台湾社会对“抖音现象”的心理焦虑。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称,大陆儿童从小学习古文,中小学生大多能出口成章;如今学习中文的风潮席卷全球,偏偏只有台湾绿色执政,为贪痴幻想和选票利益自毁长城,将台湾年轻一代带向无根的浮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