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吐槽学渣儿子的视频。沈奕斐的丈夫是黄冈中学奥数冠军保送的复旦,如今是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而她自己当年以县城文科前三的成绩考进了复旦,毕业后留校任教,如今是复旦大学副教授。没想到,两个高智商学霸生出了一个成绩不理想的儿子。
儿子小学时成绩处在中下游,到了初中一直倒数。从小到大,他的目标只是不考倒数前三名。虽然成绩不佳,但儿子情商很高,人缘特别好,是全班出名的暖男。渐渐地,沈奕斐接受了儿子的成绩现实,认为他将来或许只能考个一般的大学,甚至专科院校,哪怕去做厨师也挺好,一定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厨师。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但大多数孩子最终会变得平凡。有些孩子天生不适合读书,逼迫只会适得其反。绝大多数父母即使不愿意面对,也终将接受孩子可能会考普通大学、找普通工作、过普通生活的现实。因此,父母要尽早认清现实,接受孩子的平凡。接纳孩子的平凡是一种智慧和深沉的爱。
复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也曾寄希望儿子能考上复旦大学,结果儿子最后考了个二本院校。高考分数出来后,王德峰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兜了三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从儿子出生开始,他就规划未来,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然而,同一弄堂里的邻居孩子却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年级前三。后来,王德峰逐渐接受了现实,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天赋和智商的差距,自己的孩子就是个普通人。平凡并不等于不幸,接受孩子的普通是父母的必修课。
网上曾流传一张图,展示了父母对孩子期望的变化:从幼儿园希望他们改变世界,到高中只希望考上大学,再到大学顺利毕业,毕业后结婚生娃。从过度期待到学会释然,父母终于明白,金字塔顶尖的人永远是少数,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作家沈凡的回答让人深思。他提到,所有人在产检时的期望只是健康正常就好。的确,我们的孩子可能不是人中翘楚,但如果他们能健康快乐地过完一生,做个普通人又何妨?
博主尔舞山的阳光和丈夫都是985院校硕士,对女儿有很高的期待。女儿学龄前表现出色,但上学后却扛不住压力,眼里的光消失了。那一刻,她决定不再逼迫女儿,只希望她快乐。停掉不喜欢的课外学习后,女儿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她总结说,孩子不一定非得成龙成凤,阳光自信的孩子也能有自己的小幸福。
除了好分数,人生还有很多美好可以期待。为人父母应该达成共识,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即使平庸也无所谓。毕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幸福地活着。与自己和解,也与孩子和解,生活才会变得从容。
经常有人问,孩子学习成绩差怎么办。我想分享一段话: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父母,没有太多资源和文化,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好孩子,那么就多鼓励、认可、表扬、理解和支持孩子,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委屈转移给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脱口秀演员付航的父母很早就意识到他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在学习上从不逼他,反而支持他做想做的事。父亲告诉他:“永远不要听我的,因为你听我的只能成为我。你要大胆地做一些你爸爸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爸爸永远支持你。”事实证明,这种支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去年,付航在《喜剧之王》夺冠,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脱口秀演员之一。
接受孩子的平庸不代表放弃孩子,承认孩子的普通也不代表彻底佛系。好父母是在无条件接纳孩子后,理解、支持、鼓励并引导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中的女孩雪花学习成绩不好,但父亲王宪平始终护着她,认为她有灵气。老师批评雪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王宪平反驳说这说明她单纯且有优势。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雪花成绩有所提升,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她的日子过得平淡却幸福。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成绩优异、才华横溢、前程似锦?但现实中,完美无瑕是奢望,生而普通才是常态。与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解,对孩子少期待、多鼓励,少苛求、多欣赏,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养孩子就像播种,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或者他就是一棵小草。无论他是花儿、小草还是大树,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地成长,孩子会进步,你也会幸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