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港股,三只松鼠迎来“第二春”?

在今年成功“重回百亿”之后,三只松鼠开启了全方位的加速模式,手握一份亮眼的财报,朝着港股IPO大步迈进。

这其实是三只松鼠第二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刺,要是此次能够成功上市,它将成为首个实现“A + H”股上市的零食巨头。

在拟港股上市的公告里,三只松鼠提到,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促进公司全球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推动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以及拓展境外融资能力。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是由“松鼠老爹”章燎原一手打造的品牌。曾经,它借助电商发展的红利迅速崛起。在2019年,三只松鼠以10.49亿元的销售额刷新了食品行业的交易纪录,还一度被冠以“国民零食第一股”的称号。

不过,面对三只松鼠“业绩回升”和“二次上市”这两项重磅消息,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十分冷淡。公告发布当天,三只松鼠的股价收跌5.58%。

实际上,三只松鼠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它曾经的市值高达360亿元,可如今只剩下100多亿元,超过250亿元的市值就这么灰飞烟灭了。这背后,究竟是电商红利消退后品牌增长乏力的困局,还是三只松鼠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隐忧?

在休闲零食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三只松鼠还有多少增长空间?

01 二度IPO冲刺,网红光环下的隐忧

三只松鼠的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达到4.07亿元,同比增长85.51%。

这是继2019年营业收入连跌四年之后,三只松鼠又一次突破百亿大关。然而,在这看似风光的财务报表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隐忧。

深入分析财报数据可以发现,三只松鼠的盈利质量令人担忧。高额的营销费用就像个“吞金兽”,不断侵蚀着净利润。

从2019年到2024年,三只松鼠累计在广告平台服务及推广费上花了近60亿元,光是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就砸进去了20.02亿元。这么多钱投进去,虽然带来了营收增长,但也让净利润的增长大打折扣。

再看“高端性价比”战略,这战略看似美好,却让毛利率不断受到挤压。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25%,和上一年相比只微增了0.92个百分点。可要是和“高端性价比”战略实施前的2021年相比,毛利率下降了5.13个百分点。

就拿高性价比礼盒、组合装的“综合类”产品板块来说,从2022年到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从33.06%降到了28.97%。

从渠道方面来看,三只松鼠虽然喊着要全渠道发展,但对线上的依赖依然严重。2024年线上营收有74.07亿元,占了总收入的69.73%。其中贡献最大的抖音平台,销售额达到了21.88亿元,接下来是天猫和京东。

对于如今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依旧接近七成的三只松鼠来说,流量成本持续上升带来的风险可不能忽视。

与此同时,三只松鼠把眼光投向了线下。2019年,章燎原提出了“万家门店计划”,打算5年内开设1万家线下门店。可三只松鼠在线下渠道几乎没什么经验,激进扩张之后很快就进入了闭店模式。

2023年末,“万店计划”正式宣布破产,投食店(直营店)全部关闭,联盟店(加盟店)也缩至266家。看来,术业有专攻,章燎原这次算是认栽了。

面对线下扩张的失利,三只松鼠开始转向量贩赛道寻求突破。2024年,三只松鼠花了不超过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坐拥1800家门店的湖南零食量贩品牌爱零食。同年,又斥资6000万元收购了拥有“华北第一实体批发仓库”的爱折扣。

这一策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24年三只松鼠整体分销业务营业收入达到了26.41亿元,占整体营收的24.86%。

然而,量贩零食行业已形成”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鸣鸣很忙集团旗下门店突破1.6万家,万辰集团签约门店超过1.5万家,三只松鼠想要在这个红海市场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任。代工模式带来的品控问题持续发酵,包括“开口松子过氧化值超标”“代工厂菌落超标”等问题屡见不鲜。在消费者投诉平台,关于三只松鼠的投诉累计超过4300条,主要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负面事件不仅影响了品牌形象,也动摇了资本市场信心,“国民零食第一股”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

02 零食行业残酷内卷,破局之道在哪?

中国零食行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卷。在这个规模高达1.4万亿元的市场中,前五大品牌(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来伊份、好想你)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仅为5.9%。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增零食企业数量惊人地达到121.5万家,其竞争激烈程度堪称所有行业之最。

在这个红海市场,三只松鼠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百草味凭借百事资本加持在坚果品类持续施压;良品铺子在综合零食领域虎视眈眈;来伊份牢牢把控肉脯市场;而新崛起的鸣鸣很忙集团(原零食很忙)和好想来等量贩品牌更以万家门店规模抢占线下流量。

再加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越来越火,全民创业时代也来了,这对市场上原有的零食品牌冲击更大。三只松鼠现在可真是腹背受敌。

面对这么严峻的竞争态势,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还在2024年5月定了个宏伟目标,要在2026年实现200亿元的营收,还计划线上、线下各贡献1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开启了全方位的战略转型。

业务多元化是最先落子的布局。2020年,三只松鼠推出了四大子品牌,分别是“铁功基”“小鹿蓝蓝”“养了个毛孩”“喜小雀”,分别定位新一代互联网方便速食品牌、互联网婴童食品专业品牌、新一代互联网国货宠粮品牌、新一代互联网喜礼品牌。

不过,这四大品牌里,只有小鹿蓝蓝取得了显著成功。2024年,小鹿蓝蓝营收达到了7.94亿元,同比增长35.03%。

到了2025年3月,三只松鼠更是大动作不断,大举进军饮料赛道,一下子推出60款硬折扣单品,还成立了酒业公司,看样子是要跨界白酒市场。

现在,公司已经构建了包含“第二大脑”咖啡、“金牌奶爸”宠粮等在内的十余个子品牌矩阵,覆盖从方便速食到预制菜的多个细分领域。

但现实情况是,主品牌“三只松鼠”在2024年还是贡献了92.5%的营收,高达98.25亿元,新品牌的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供应链升级是三只松鼠的第二战略支柱。2024年,三只松鼠投资2亿元建设西南供应链集约生产基地,并计划追加2亿元完善华东、北区、西南等地的供应链建设。

2025年,公司还计划新增华南供应链基地,同时布局东南亚工厂,提升坚果、零食自产比例。这些举措旨在落实“一品一链”供应链战略,强化自主制造能力,降低综合成本。

国际化布局是公司战略的第三步。三只松鼠的国际化布局虽然刚刚起步,却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仅为69.68万元,占总营收的0.01%,这个数字看似微不足道,却像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看看泡泡玛特的出海奇迹——短短几年间海外营收就飙升至50.7亿元,占总营收的38.9%。

从网红品牌到长青企业,三只松鼠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抓住流量红利,更能构建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港股IPO或许只是一个新起点,在这个万亿规模的零食战场上,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46373.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上午10:29

相关推荐

  • Momenta荣获“技术开发·丰采奖” 推动一汽丰田智能化进程 合作车型即将发售

    3月31日,一汽丰田2025年供应商大会在天津隆重召开。一汽丰田总经理藤原宽行,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毕文权及其他经管层出席大会。会上,Momenta获颁“技术开发·丰采奖”,据了解,该奖项是一汽丰田首次设立的、用以表彰在新技术领域有突破性进展,尤其在智能化方向上提升一汽丰田竞争力的供应商。Momenta作为智驾领军企业,将自身优势赋能车企,为丰田纯电bZ3…

    2025年4月2日
    1800
  • “歪果仁”在线下二手市场把iPhone捧成硬通货

    与一般的城市不同,如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和华南电子产品集散地,一直有着浓厚的二手交易氛围,如海印广场、大沙头等都是华南著名的二手及电子产品集散区。 前段时间,我们就做了一期关于闲鱼二手现状的文章,那篇文章也是引起了不少的讨论。有网友就提问:“线下二手市场现在怎样了?我们这里都只有一些手机店收卖二手了”。网友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带着这个疑问,我花一…

    2025年2月6日
    3300
  • 风口上的人工智能专业,天才光环掩盖下的“天坑”

    2025一开年,DeepSeek R1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背后的“女娲”也走入大众视野。 从网传雷军以千万年薪挖走天才少女罗福莉,到揭秘DeepSeek研究团队全员由TOP院校硕博生组成,也有各路报道梁文锋招聘不拘一格遴选各行业精英,人工智能的从业者集体被笼罩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光环。 据央视财经报道,人工智能相关的,跟技术、算法、工程相关的岗位,今年以来需求总…

    2025年3月7日
    3500
  • AI转型一年,联想是下一个戴尔吗?

    进入2025年,联想在AI PC上并没有放慢脚步。 从数据上来看,联想已经尝到了甜头,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逾一倍,至6.927亿美元,远高于分析师预估均值3.65亿美元。 但这部分增长,似乎在业内人士观察来看,并非AI PC的功劳。虽然联想在宣传中表示正在大手笔加码AI PC,但从利润率来看变化并未来临。在四季度,以个人电脑(PC)、平板、智能手…

    2025年3月5日
    2600
  • A股科技题材爆发,10倍牛股背后的投资密码

    春节以来,A股市场震荡走高,尤其是科技题材,领涨整个市场,双创指数涨幅明显,恒生科技指数更是进入技术性牛市。以史为鉴,当前以创业板指、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不论是涨幅,还是估值,横向纵向对比仍有上升空间。 然而,投资科技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都有独特的“高波动高回报”的双面镜特征,其魅力与风险并存的特性值得关注。证券时报·数据宝通过对A股市场近两轮科技…

    2025年2月13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