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中外网民因为机翻带来的各种爆笑对话而聊得热火朝天。从自动缴猫税到帮忙做作业,再到玩梗斗图,外国友人在与国内网民交流时闹出了不少笑话,这也让国内网民首次深刻体验到了AI手机的魅力。
自从AI手机概念出现以来,用户对其功能的实用性一直持怀疑态度。然而,当AI手机真正获得大规模应用的机会时,它们的翻身时刻悄然到来。例如,一位外国网友用机翻软件询问是否可以在动物园工作,并表示很喜欢参观动物园,这种词不达意的情况引发了大量笑声。类似的情景还包括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翻译成“谢谢你的开门”。
为了顺畅地与中国网民沟通,许多外国网友使用谷歌翻译,但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机翻结果常常令人捧腹。同样,国内网民面对大量的英文发帖也感到困扰,理解句意和回复的时间成本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用户尝试了多种方法,如苹果手机的悬浮翻译、讯飞和微信输入法的快速翻译功能,以及通过各种AI软件进行实时翻译。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缺点,如翻译不智能或频繁切屏操作繁琐。
相比之下,使用vivo、小米、一加、OPPO、华为等手机的用户发现了系统内置的实时字幕翻译功能。只需双指长按屏幕即可调出工具栏,选择翻译后页面会显示中文。这一功能的强大让英语小白也能轻松与世界接轨,使得之前被埋没的功能得以充分利用。
除了翻译功能,AI手机在图片处理上也表现出色。外国网民学梗很快,开始与国内网友玩起了斗图,需要双语版表情包。AI手机的快捷和方便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尽管如此,AI大模型在PC端的应用效果仍优于手机端。美国回收公司SellCell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iPhone用户在购机时会考虑设备是否支持AI功能,但73%的用户购买后发现这些功能并不实用。这种情况在国内AI手机产品中也同样存在。尽管各大手机厂商推出了多种AI功能,如小米的“超级小爱”、vivo的“蓝心大模型”、OPPO的“AndesGPT”等,但与用户期望之间仍有差距。
然而,这一次,AI手机的实时翻译功能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许多人开始考虑更换同款新手机,这或许意味着AI手机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最好时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