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15年董事长卸任,滴滴、联想投资的现代财险靠什么扭亏?

2025年3月,现代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财险”)迎来重大人事变动——执掌公司15年的韩国籍董事长赵镛一正式卸任。

现代财险方面表示,“赵镛一先生因个人原因请辞,当前现代财险战略路径清晰、人才梯队建设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成熟、各项工作机制规范运行,因此其离任对公司影响不大。”

成立于2007年2月的现代财险,由韩国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100%出资设立;2020年,联想、滴滴两大巨头携重金入场,以合计持有64%股权比例打破单一外资格局,将现代财险推入“中外合资”时代。

韩国籍董事长赵镛一离任后,新任董事长人选来自韩方还是中方,或将成为观察公司未来走向的关键指标之一,新任董事长能否扭转现代财险连续四年的亏损也备受关注。

1、掌舵15年董事长赵镛一卸任,高管团队“80后”占比66%

在保险行业高管频繁更迭的背景下,赵镛一长达15年的董事长任期较为罕见。

资料显示,赵镛一生于1958年,韩国国籍,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英语文学专业。自2007年现代财险筹备伊始,赵镛一便出任董事,2010年接棒首任董事长朴仁秀后,一直执掌公司至2025年3月。

在赵镛一任职期间,现代财险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0年3月,现代财险增资扩股获批,注册资本金从5.5亿元变更为16.67亿元,并引入四家新股东。其中,联想控股、滴滴出行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润科技”)分别持股32%,并列第二大股东;安徽易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红杉曜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分别持股1.5%。

增资后,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的持股比例从100%稀释至33%,虽仍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但联想和滴滴分别持股32%,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现代财险由此从一家外资独资险企变身为中外合资险企。

针对下一任董事长的人选,现代财险表示,“将充分考虑其专业资质、管理经验、战略匹配度等评价指标,确定候选人后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待新任董事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复且正式任命后,将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过渡期内,现代财险公司治理架构完整,各项事务按既定机制稳健运行。”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如果是因为年龄而进行人事调整,那么大概率新的任命不会偏离既有的经营策略,但如果在此次变更中人事格局发生变化,那么不排除未来韩方的在华投资策略出现调整。”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理事长柏文喜进一步指出,“现代财险新任董事长的人选如果由中方委派,可能意味着中方股东在公司战略决策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公司可能会更加注重本地化发展和与中方股东资源的协同整合;若是继续由韩方委派,公司可能在保持原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

另一方面,虽然赵镛一担任董事长时间长达15年,期间却经历了总经理“走马灯式”更换。

具体来看,韩方独资时期,朴仁秀、吴承燦、LEE MOON BOG、KIM TAE HOON先后执掌总经理职位,但任期均较为短暂;2020年合资改制后,中方背景的蒋新伟出任总经理,也仅在位不足三年便离任;现任总经理张宗韬于2023年3月被任命为拟任总经理,但直至2024年12月才获得监管正式批复。

值得注意的是,张宗韬上任后带来了多位“华农系”高管,包括总经理助理邢建茹、财务负责人李建奎和合规负责人汪桂林。

此外,现代财险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副总经理赵成必、张鹏飞,总精算师贾莉,审计责任人赵海燕,董事会秘书陆美龄。9人的高管人员团队中,“80后”占比达到66%。

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执行院长王兆江认为,“外资财险想做好本土化市场,优选团队是必须的,清晰的市场战略,有效的战术与策略是做好市场的前提条件。保险经营的专业性极强,要做好险资业务,必须专业人做专业事。”

2、4年两度业务调整,保费狂奔竟累亏4.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联想入股后,现代财险已经历了两次业务结构调整。

2020年以前,现代财险作为纯外资险企,主要服务于在华韩资企业,业务规模较小但经营稳健,年度保费长期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17年至2020年,现代财险净利润分别为821.15万元、2328.81万元、1608.77万元、2104.82万元。这一时期,企财险是绝对主力,保费收入分别为5904.47万元、5540.27万元、7403.71万元、8447.14万元,稳居现代财险第一位。

引入联想和滴滴后,凭借新股东的互联网基因和流量优势,现代财险业务结构发生第一次重大转变,大举进军短期健康险市场,2021年至2022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分别为1.8亿元、1.64亿元,连续两年成为第一大业务。

2023年,现代财险业务结构第二次调整,从健康险转向车险,特别是新能源网约车这一细分市场。2023年,现代财险五大险种中,机动车辆险、责任险和短期健康险位居前三,分别贡献了1.99亿元、1.9亿元及1.4亿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其中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下滑,机动车辆险、责任险则增长明显。

针对变化原因,现代财险表示,2023年下半年,公司确立了“成为新型出行生态的风险管理专家”的愿景,以新能源车险为发展重点,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因此业务结构随之发生改变。

具体数据上,现代财险车险保费总体规模占比从2023年的25%提升到了2024年的52%;健康险保费总体规模占比从2023年的18%降低到了2024年的4%左右。

两次业务结构调整,使得现代财险保费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4年,现代财险保费规模分别为5.36亿元、6.71亿元、7.98亿元、1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09%、25.19%、18.93%、34.46%。

但利润表上却是另一番光景,2021年至2024年,现代财险净亏损1.42亿元、0.61亿元、1.07亿元和1.63亿元,累计亏损达4.7亿元。

针对亏损问题,现代财险指出两点原因。一是由于此前承保的品质不佳业务,主要是平台类雇主责任险的不利影响,近年来,行业普遍出现雇主责任险经营亏损情况,原因涉及市场环境、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法律变化、内部管理等多个层面,对此,现代财险已开展了专项清理,后续将做好清亏收尾工作,并审慎承保此类高、中风险业务。

二是2024年,现代财险所有业务均已实现当年保单边际成本盈利,但根据保险公司会计准则要求,在业务快速增长时财务口径已赚保费增长落后于保费收入的节奏,进一步导致当期财务报表承保利润承压。

不过,从财报来看,赔付支出持续增长也是现代财险净利润与保费错配的原因之一。

2021年至2023年,现代财险赔付支出分别为2.35亿元、3.45亿元及4.76亿元;与此同时,现代财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别为0.59亿元、1.05亿元及1.12亿元。

2022年及2023年,现代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分别高达137.98%、140.2%。进入2024年,现代财险这一指标已有所下降,为131.44%,同比下降8.76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100%的盈亏平衡临界值。

3 滴滴、联想并列第二大股东,能否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

面对连续亏损的局面,现代财险2025年的业务重点仍是聚焦新能源网约车细分市场。

而新能源车险市场本身存在结构性盈利难题,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的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达57亿元,赔付率超过100%的高风险车系有137个。

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相关负责人指出,造成新能源车阶段性出现赔付率高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维修成本较高、出险率较高、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

王兆江也认为,“车险如果面对新能源网约车做细分市场,风险很高。建议现代财险做好市场定位,削减低价值业务,筛选优质业务,并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由于滴滴、联想担任第二大股东并给予支持,现代财险也具备一些差异化优势。

据现代财险介绍,股东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的新战略、新思路,持续加大韩资业务拓展和盈利业务分入支持力度、对战略发展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搭建企业间的合作桥梁以便业务拓展、助推新能源网约车生态合作伙伴资源整合等,助力现代财险战略落地。

柏文喜指出,现代财险可以与滴滴在网约车业务上开展深度合作,为网约车司机和乘客提供一站式的保险服务;与联想在科技研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合作,提升公司的科技实力。

从资本实力角度看,现代财险2020年增资至16.67亿元后,偿付能力相对充足,2024年第四季度,现代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5.4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512.42%,这为其战略转型提供了缓冲空间。

针对进一步增资规划,现代财险称将秉持长期、共赢的合作理念推进资本规划相关事宜,如有重大变动将及时进行披露。

从行业视角来看,现代财险的现状是中小险企在巨头林立的保险市场中的一个缩影,传统大公司凭借品牌、渠道和规模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中小险企、新入局者都不得不寻找差异化赛道。

随着赵镛一的离任和新管理团队的到位,现代财险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现代财险表示,2025年将进入战略深化期,随着战略业务的提质增效,预计整体经营结果会进一步改善。

现代财险能否平衡好创新与风控、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实现这一预期,值得期待。你看好现代财险未来的发展吗?评论区聊聊吧。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45431.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午5:58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午7:56

相关推荐

  • 县城经济逆涨,餐饮品牌盯上“小镇消费家”?

    就在这一两年,县城餐饮市场逆行全国大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已经不得不被我们注意到。 就拿最近的2024年春节期间的数据来看,县城餐饮消费增长显著,堂食和休闲娱乐消费分别同比增长24.9%和3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往可能要归功于春节的返乡效应,这一次则还要叠加本地非遗旅游、电影娱乐活动等等大热的时势。 从日常消费来看,和大城市高度内卷不同,县…

    2025年2月26日
    4300
  • “龙头倒戈”传闻带来虚惊一场,多晶硅行业变局已隐现?

    硅料龙头的一纸公示,竟引发光伏行业巨震! 近日,通威股份(SH:600438)公示称,拟在“永祥新能源二期技改项目”中新增包括1万吨/年粒状硅中试线,最终形成10.1万吨的多晶硅产能。 永祥新能源是通威孙公司,通威负责多晶硅业务的子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85%股份,隆基绿能(SH:601012)持股15%。 公示发出后,业内哗然,盛传通威倒戈,转向布…

    2025年2月26日
    3800
  • 身价千亿的印尼首富,在中国花1亿买个停业两年的酒店

    又一家地产酒店被摆上货架。 近日,明发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1亿元出售泉州明发大酒店,接盘方为针记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公民黄启明及黄辉祥(又译为黄惠祥)分别持有50%的权益。 公开资料显示,针记集团背后是身价千亿、曾连续14年蝉联印尼首富的黄惠祥和黄惠忠两兄弟。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开业的泉州明发大酒店自2023年以来并无任何业务,2024年财政年度…

    2025年2月6日
    3400
  • 从“秀我中国”到“世界共情”丨 2024国际微短剧大赛打造文化出海“新顶流”

    近年来,中国微短剧凭借跌宕起伏的情节、“短平快”的叙事特点与传播优势在海外市场和国际传播领域迅速崛起。《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用户规模超6亿人。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共同指导,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4年国际微短剧大赛”,以“与…

    2025年3月31日
    800
  • 这一次,于冬败给了王长田

    95.1亿,创造历史! 当“哪吒”带领今年春节档一飞冲天之时,其自身也在进一步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多方给出《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最终80亿+的票房预测,随之,“王长田还是保守了”冲上热搜,毕竟当初光线影业总裁王长田曾在春节档开战之前预测《哪吒2》要达70亿,业内人士和网友还都认为老板“在开玩笑”。 王长田的“超自信”打了所有人的脸,但是,…

    2025年2月6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