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收增利 中信建投高管薪酬腰斩

上市券商年报持续披露中,中信建投证券的最新业绩情况也正式揭晓。从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降幅9.1%,相关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受投行业务收入下滑以及两融业务规模和费率下滑的影响。回顾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的投行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8%。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中信建投证券营业收入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滑。在营业收入下滑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信建投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也连续三年下滑,高管薪酬更是同比腰斩。

投行业务拖累收入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11.29亿元,同比减少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2.68%。整体来看,营收净利一降一升。

对于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中信建投证券计划财务部行政负责人赵明表示,主要是外部市场和政策因素影响导致投行收入下降幅度较高,且投行业务收入在公司收入结构占比较高,因此对公司收入下降造成极大的压力。另外,两融业务的规模和费率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上述两项是造成公司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投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4.91亿元,同比下降48.14%。据悉,中信建投证券投行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公司股权承销规模下降。

从股权融资来看,2024年,境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证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27家,主承销金额150.6亿元,分别同比减少59.7%、84.11%。其中,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保荐承销的境内股权融资含首次公开发行12家、再融资发行15家,分别较2023年同期减少21家、19家。

而对于净利润增长的原因,赵明则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主要是由于公司去年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回顾2022年、2023年,中信建投证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可以看出,中信建投证券的营业收入已连续三年下滑,而归母净利润则在连续两年下滑后由跌转涨。

从其他主营业务来看,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66.1亿元,同比增长8.97%;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80.53亿元,同比增长0.46%;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2.56亿元,同比下降14.17%。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2024年IPO降温,2025年预计会有复苏回暖的迹象,IPO回暖将会带动投行业务改善,使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有所回暖。在IPO低迷期,建议券商可以通过自营业务改善收入,或者开拓更多创新业务改善收入水平。

人均薪酬降至46万元

对比当前已披露年报的21家直接上市券商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暂列行业第八、第七。2023年同期,中信建投证券的上述两项指标在直接上市的券商中则均排名第六。换言之,中信建投证券的最新行业排名同比小幅下滑。

而在营业收入下滑以及行业薪酬管理趋严的背景下,中信建投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也再次同比下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为46.83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7.05%,并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2024年对比2021年的71.99万元下降34.95%。从目前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直接上市券商来看,中信建投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在11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机构中垫底,在全部机构中也位列第13位。

薪酬下滑的情况也同样体现在高管层,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的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为2014.68万元,降幅为57.15%。回顾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中信建投证券共有14名高管的税前报酬总额超200万元,而2024年未有高管的薪酬超200万元。其中,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最高的为原董事长王常青,为183.74万元,但较2023年的353.77万元也减少170.03万元。

薪酬下降与业绩下降是正相关的,业务量减少会导致收入下降。另外,近年来,金融机构的收入下降也和监管部门的要求有关,预计相关监管因素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发挥作用。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评价道。

郭施亮也提到,金融机构薪酬改革导致包括券商在内的金融机构薪酬下降,中高管人员的薪酬下降趋势更为明显。高管的人均薪酬下降也会导致公司整体平均薪酬有所降低。

明确未来十年发展目标

回顾2025年2月,中信建投证券原董事长、执行董事王常青因到龄退休原因,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3月13日,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选举刘成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同日起,刘成担任公司董事长。此前在2024年11月,中信建投证券也聘任金剑华为公司总经理。

在董事长、总经理人选相继落定后,中信建投证券新任领导班子也首次亮相业绩说明会,并在会上提出对公司的后续发展规划。展望公司未来布局,金剑华提到,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行+投资+研究专业优势,结合境内外业务的具体场景和客户需求,落实落细五篇大文章。

针对公司在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及AI赋能方面的规划,金剑华表示,近年来公司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金融科技与业务场景相结合,以业务为引领,以合规为前提,探索AI技术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投资、智能办公和风险合规等领域的一系列应用。

刘成则在业绩说明会上就公司关于一流投资银行部署及未来发展重点进行明确,力争先用五年时间打造和巩固国内一流的综合实力,到2030年全面达到与行业优质头部机构相称的引领水平。再用五年时间,到2035年力争全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努力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此外,在谈及国际化时,刘成表示,公司已将国际业务布局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既要积极,又要确保行稳致远;既要短期见成效,又要长期有质量,让国际化真正可持续;既要业务的增长,又要实现风险可控,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安全发展。

记者 李海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44351.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8:50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8:50

相关推荐

  • 线上增长见顶 淘品牌转战线下

    国内最早一批淘品牌开始猛攻线下。2月18日,记者获悉,水羊股份旗下高端护肤品牌伊菲丹上海新店正式开业。近一年以来,伊菲丹已经在全国多地开出多家门店。当线上增长见顶,淘品牌不得不向线下转型寻找增长机会。高端护肤品牌伊菲丹大概只是水羊股份对线下的试探,未来会有更多品牌进入线下渠道。但线下高端市场真的有那么好进吗?水羊股份的机会又有多少? 淘系品牌攻线下 此番伊菲…

    2025年2月19日
    4400
  • A股药企再融资众生相

    3月10日,百利天恒(688506)抛出了一则不超39亿元的定增募资计划,年内A股药企再融资再添一例。就在同一天,同为创新药企的迪哲医药披露了定增注册稿,距离发行又近一步。而在上个月月底,海思科也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13.65亿元。记者注意到,上述拟定增募资的医药股,募集资金大部分都计划投向创新药项目。而迪哲医药此次定增也是自科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

    2025年3月11日
    3300
  • 券商年内发债总额已近1900亿元

    热市下,券商密集发债补充资本实力。3月11日,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证券分别发布公告表示,申请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和短期公司债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值得一提的是,年初至今,券商密集发债补血,且多个项目接连获批,新发总规模已近1900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密集获批并发行公司债,可能是券商机构在积极备战,为之后可能出现的行情做准备。低利率环境下,券商也可能更倾向选择发行…

    2025年3月13日
    3200
  • 真金白银回购潮

    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在外部逆全球化关税升温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将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是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举措。一则提供了一个预期锚,二则将有助于推动微观主体行为的正循环。在这一信号之后,可以看到一批上市公司也陆续发布公告回购或增持,这是一种最…

    2025年4月9日
    2400
  • 不足两年 联合利华“激进派”CEO卸任

    2月25日,联合利华宣布现任CEO Hein Schumacher(译作司马翰或海因·舒马赫,以下称司马翰)将于3月1日正式卸任,并计划于5月31日完全退出公司。现任CFO Fernando Fernandez将于3月1日接棒担任联合利华新任CEO。值得关注的是,司马翰任期尚不足两年,而其在任期间推动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外界对其冠以激进派之…

    2025年2月27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