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小米

2025年3月18日,小米集团(HK:01818)披露了2024年年度业绩——营收3659亿、同比增长35%;净利润235.8亿、同比增长34.9%;全年智能手机出货超1.68亿、同比增长30%;电动车交付13.7万辆、超额完成原定目标(10万辆)。

回顾那个著名的赌约:2019年小米、格力营收分别为1749亿和1981亿,米格指数为88%;2020年这个指数达104;2021年冲高到175;2023年回落到133(注:格力尚未披露2024年报)。

重估小米

财报中,小米将原有的全部业务——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打包为手机X AIoT,并将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单独披露。

这样划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新大陆与旧大陆。但小米并非舍弃旧大陆,而是脚踏两个大陆。

旧大陆的硬件标签

1)营收结构

2024年,手机xAIoT(旧大陆) 营收3332亿、同比增长22.9%。

智能手机

小米智能手机销量没有突破2021年的纪录,但ASP(平均售价)略有提高:

2021年,智能手机营收2089亿元,出货1.9亿部、ASP为1098元;

2022年,智能手机营收降至1672亿元,出货1.5亿部、ASP为1111元;

2023年,智能手机营收降至1575亿元,出货1.46亿部、ASP小幅降至1082元;

2024年,智能手机营收回升到1918亿,出货1.46亿部。ASP提高到1138.2元,创历史新高。

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前三,市场份额为13.8%。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2021年,IoT业务营收850亿、同比增长26.1%;

2022年,IoT业务营收798亿、同比下降6.1%;

2023年,IoT业务营收801亿、同比增长0.4%;

2024年,IoT业务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同比增长30%;

互联网服务

2021年,互联网服务营收282亿、同比增长18.8%;

2022年,互联网服务营收283亿、同比增长0.4%;

2023年,互联网服务营收301亿、同比增长6.3%;

2024年,互联网服务营收341亿、同比增长13.3%;

重估小米

智能手机是小米提供互联网服务和IoT产品销售的重要流量入口。随着手机销售,活跃用户越攒越多。2024年12月,全球MAUs(月活用户)突破7亿,同比增长9.5%。

2)毛利润结构

或许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小米旗下最赚钱的业务不是智能手机而是互联网服务:

过往四年(2021年至2024年),智能手机毛利润总额为871亿,而互联网服务毛利润总额达897亿。

2024年,智能手机毛利润243亿、毛利润率12.6%,该业务贡献毛利润总额的33.9%;

IoT业务毛利润211亿、毛利润率20.3%,该业务贡献毛利润总额的29.5%;

互联网服务毛利润261亿、毛利润率76.6%,该业务贡献毛利润总额的36.6%。

重估小米

2021年,小米手机毛利润率只有13.1%,2024年却突破了20%。销量过亿的大厂,毛利润率三年提高7.2个百分点,高端化成绩不俗。

3)顽固的标签

智能手机、IoT产品合计占营收的80%,因此小米被牢牢地贴上硬件标签。

硬件要从研发和供应链抓起,要投建生产设备、采购原材料、垫付生产成本、承担新款产品扑街风险。一两款硬件产品成功,不意味着推出十款、二十款都能成功,一次扑街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投资人给硬件厂商的估值不高。

其实,小米IoT产品涵盖范围与京东商城的3C、日用品相似,例如充电宝、电饭煲、插座乃至拉杆箱……小米AioT平台接入设备(不包含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超过9亿台,涉及260多个品类、6000多个型号,不可能像真正的硬件厂商那样从头到尾亲力亲为。

只要确认产品在设计、质量、兼容性方面达标就可以进入小米渠道销售。此外,优质供应商会获得投资(估计有数百家)。

另外,小米有品是标准的电商平台;小米线下门店数将在2024年内达到1.5万家,2025年将达2万家。凡此种种,为IoT业务的零售属性增添了佐证。

本质上,IoT业务是定制电商,似乎叫小米严选更贴切。

但成见是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SU7成功上市前,小米估值长期徘徊于10倍~20倍PE。

新大陆还在建设

1)单车毛利润4.4万元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是小米的汽车板块,包括汽车研发、生产、售前/售后服务及配件销售。

2024年3月28日,小米发布了Xiaomi SU7系列。Q2、Q3、Q4,交付数分别为2.73万辆、3.98万辆、6.97万辆;三个季度共交付13.7万辆,据悉欠交付超过20万辆。

2024年Q2、Q3、Q4,单车毛利润分别为3.1万元/辆、3.7万元/辆、4.4万元/辆;毛利润率从Q2的15.4%一路上扬至20.4%。

重估小米

2025年3月中旬,Xiaomi SU7 Ultra正式发布,定价不到53万,毛利润率未知。

2)举重若轻

小米的神奇之处在于——干着公认烧钱的造车,毛利润率、费用率居然没有被拖累。

2022年Q2、Q3、Q4,毛利润率约为17%;2023年Q2、Q3、Q4,毛利润率提高到21%以上;2024年Q2、Q3、Q4,毛利润率略微降到20%出头,与汽车业务非常接近。

2024年Q4,市场、行政、研发三项费用合计166亿,总费用率15.3%,较造车前的2023年Q4低2.3个百分点。

重估小米

小米造车是冷启动,前期没有任何人才、技术、产能、渠道方面的积累。前两年没有收入只有巨额支出,仅研发开支就达数百亿。

小米2021年3月30日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但研发费用已于2020年悄然提高:2020-2024年,研发费用总额816亿、年均163亿,相当于每年比2019年多88.4亿(2019年研发费用为75亿)。5年间,小米一共多投442亿(参照2019年),大部分用于智能电动车研发。

尽管被汽车业务拖后腿,小米毛利润快速增长(毛利润率站稳20%以上),费用率得到较好控制。2024年,总费用率15%、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

重估小米

3)别急,还不到赚钱的时候

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目标为35万辆,假设单车毛利润提高到5万元/辆,毛利润总额不过175亿,可能连研发费用都赚不回来。但投资人看好的不是短期利润,而是小米展现出的能力。

造车是典型的重资产业务,需经历多次融-建-营-退的螺旋上升,才能达到年销数百万的规模(注:融指筹集资金,建指形成产能,营指高效的研发/生产,退指收回建厂投资)。

从苹果到华为,更别提阿里、百度,众多巨头都不敢躬身入局,怕的不是巨额研发投入,而是担心玩不转重资产。小米的举重若轻,令人刮目相看。

重估,搬动那座大山

美国互联网巨头业务全球化,中国企业想成为巨头必须杀入两个(最好两个以上)生态圈。

比如阿里的电商、金融、云计算、物流,腾讯的社交媒体、娱乐、金融,均非常强大;

百度曾与阿里、腾讯被并称为BAT,也是因为在搜索、视频领域都有建树;只是这两项业务天花板不算高;

京东、美团、拼多多、携程、网易业务范围看似宽广,其实主营业务都在一个生态圈里打转。比如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数科……

开始造车前,小米全部业务都在智能手机生态圈里。销售手机、IoT产品的首要目的是获得MIUI用户并提高粘性,进而提供高毛利润率的互联网服务。由于不够直观,多数投资人仍把小米视为技术含量不高,品牌溢价有限的硬件公司。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停滞不前,但随着MIUI用户越攒越多,小米业绩显著改善(若无汽车的拖累改善更显著)。

在电动车赛道获得成功,为小米打开了新疆界。可与阿里、腾讯并列,成为中国最顶尖的三家互联网科技企业——ATM

与此同时,旧大陆上的那座大山也压不住了。

因为苹果、华为连尝试一下都不敢的事儿,小米做成了!

重估小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41923.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上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上午11:03

相关推荐

  • 《黑豹2》黑人女王演员:我值得拿奥斯卡金像奖

    GamesRadar+报道,安吉拉巴塞特 (Angela Bassett) 谈到她在2023年失去奥斯卡奖的情况,并表示她认为自己在《黑豹2》中的表现值得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当时,女王拉蒙达的扮演者在最佳女配角奖项上输给了《瞬息全宇宙》的杰米李柯蒂斯。在近日的采访中,她表示:我觉得这很有趣,我不允许对我认为自己应得的结果感到失望。 我已经投入了时间,投入到出…

    2025年2月22日
    3500
  • 中国蓝牙音箱TOP10出炉:国外品牌仍称王 哈曼卡顿第一

    2月27日消息,根据洛图科技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蓝牙音箱市场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全渠道销量达2488万台,同比增长5.0%。 线上渠道作为市场主力,贡献了高达91.8%的销量,即2284万台,凸显了电子商务在蓝牙音箱销售中的主导地位。 在这一领域,哈曼卡顿凭借15.2%的销额份额荣登榜首,较上年增长1.8个百分点,其家居式桌面音箱与电脑音箱系列,尤其是…

    2025年2月27日
    3700
  • 雷军:听完政府工作报告 我有三点感受

    3月5日消息,雷军在个人公众号发文称,听完政府工作报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稳中有进、奋发有为带来信心和底气。 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稳。 我统计了下,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65次。过去一年,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这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 一系列亮眼的经济数据,证明了这…

    2025年3月5日
    4200
  • iPhone 17 Air最新爆料:电池有惊喜 摄像头配置有妥协

    近日,iPhone 17 Air和iPhone 17 Pro Max的尺寸信息已经曝光。 根据泄露的规格表,iPhone 17 Air在外观和手感上与iPhone 17 Pro Max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它更加轻薄。 据报道,这两款手机的长度、宽度、屏幕尺寸以及边框厚度都保持一致,并且与iPhone 16 Pro Max相同。 因此,用户不要期待在这些方…

    2025年3月8日
    3500
  • 蚂蚁集团前CEO:中国式接班要多包容二代 二代愿意接手是天大的幸运

    2月1日消息,前蚂蚁集团CEO、一米八农业科技董事长、首席品控官,浙北大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近日公开谈及了中国式接班的问题。 胡晓明认为,中国式接班要多包容二代,二代愿意接手是天大的幸运。 很多人认为一代创办了企业,让二代来接班,那二代是多大的幸运,父母给你打下了江山。但是我的观点是相反的,在传承问题上,二代接班是二代有很大的担当,因为对他…

    2025年2月1日
    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