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岳先进上A股3年再闯港股IPO,营收增速放缓,偿债能力减弱

当前,在新能源革命与半导体技术升级的双重推动下,碳化硅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代表,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竞逐的焦点。

中国碳化硅衬底龙头企业——天岳先进,正是这一赛道的典型样本:它既是行业技术突破的标杆,但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争议。

自2022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以来,天岳先进经历了业绩巨亏、股价破发、营收增速骤降、偿债能力减弱等一系列挑战。2025年2月24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正式冲刺港股IPO。

然而,在碳化硅行业高速增长的表象下,天岳先进的经营质量与财务健康度也面临着考验。

1 曾经的“碳化硅衬底第一股”,上市3年股价仍破发

天岳先进的历史可追溯到2010年,当时宗艳民创办了该公司前身“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碳化硅衬底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碳化硅衬底可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器、车载充电器等领域,大幅减少能量损耗,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015年,天岳先进的济南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投产,并且完成了4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的量产。2021年,他们又实现了6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的大规模生产,2023年具备了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能力,并于2024年推出了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2022年1月,天岳先进以“碳化硅衬底第一股”的身份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备受瞩目,上市发行价为82.79元/股。

然而,资本市场的热情却逐渐褪去,其股价上市首日就出现破发,开盘价为77.98元/股,此后4个月内股价更是一路震荡下行,一度跌至41元/股附近,市值蒸发超百亿元。

虽然公司股价曾在2022年10月底短期高涨至137.5元/股,但截至2025年3月15日,其股价为72.07元/股,较发行价仍低10.72元,总市值309.69亿元,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这种情况难免会引发投资者的不满情绪。其中,在2024年11月,多位投资者向天岳先进董秘追问股价相关事宜。

例如,有投资者问到:“上市将近3年了,股东收获的是技术提高了,产量营收都大幅度增长,可股价仍然在发行价之下游泳也就罢了,可又是股权激励,又是定增,怎么全是在发行价下搞呢?”

天岳先进的董秘回复表示:“公司积极落实投资者回报规划,通过回购股份等措施推进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增强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投资信心。公司已完成前期发布的股份回购方案,已累计回购200.59万股。”

据证券之星报道,去年11月29日有投资者质问称:“公司自发行以来长时间处于破发状态,公司无视股东亏损,再融资,与投资公司一起减持,严重侵犯股东权利,请问公司面对证监会最新要求,对市值管理有没有什么动作?”

对此,天岳先进的董秘表示:“未来,在不断提升内在价值创造能力、夯实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公司研究和考虑进一步丰富价值运营和价值实现手段,通过常态化分红、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多措并举,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

事实上,天岳先进股价破发的背后是其业绩的大幅波动。

天岳先进上市前一年(即2021年),公司曾实现业绩双增,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16.25%,净利润为8995万元,同比增长114%。

但在2022年上市当年,其业绩就出现“变脸”,其年营收为4.17亿元,同比下降15.56%,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下降295.31%。

2023年,天岳先进再次出现业绩双增,年营收12.51亿元,同比增长199.9%,净利润为-4572万元,同比增长73.98%,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直到2024年,天岳先进终于再次实现盈利,其营收为17.68亿元,同比增长41.37%,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增长125.3%。

此外,天岳先进的股东减持也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一定损耗。

2023年和2024年,天岳先进曾遭到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辽宁中德、海通新能源和海通创新三个股东构成一致行动关系,他们最初的持股为11.1247%,通过两次减持,目前持股比例已经降至7.9079%。

在行业高景气周期内,股东的减持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疑虑,也可能为其港股IPO进程蒙上阴影。

2 2024年扭亏为盈,但营收增速大幅放缓

结合天岳先进的招股书及财报预告来看,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17亿元、12.51亿元和17.68亿元,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4572万元和1.8亿元。

2024年,天岳先进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457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天岳先进的净利润为1.43亿元,其中包括政府补助、外汇收益、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等在内的其他收益总和约为5745.6万元,占该公司同期净利润的比例超过了40%,说明主营业务盈利质量仍有待加强。

尽管2024年实现盈利,但天岳先进的营收增速却出现大幅下滑,从上年同期的199.9%降至41.37%。天岳先进也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我们无法保证在未来期间能够维持历史增长率。”

招股书数据显示,碳化硅衬底行业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天岳先进的碳化硅衬底平均售价为5110元/片、4798.1元/片和4185元/片,从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平均售价下降了超过18%。

报告期内,天岳先进的碳化硅衬底销售收入分别为3.26亿元、10.86亿元和10.53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78.2%、86.8%和82.2%。

另外,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按2023年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收入计,天岳先进在碳化硅衬底制造商中位列全球第二,市场份额为14.8%。

而行业第一名公司A市场份额为22.5%,第三名公司B的市场份额为13%。可以看出天岳先进与行业第三的差距并不大,同行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不可小觑。

报告期内,天岳先进的资本开支(包括采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及使用权资产)分别为10.34亿元、13.95亿元和5.04亿元。随着他们继续扩大产能,预计将继续产生大额资本开支。

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1.28亿元、1.37亿元和9500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30.6%、11%及7.4%;销售成本分别为4.5亿元、10.69亿元和9.54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107.9%、85.4%和74.5%。

可见,尽管天岳先进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占比依然较高,仍有提升空间。

3 客户集中度高,偿债能力明显减弱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天岳先进向海外市场进军的势头明显。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在中国内地的营收分别为3.65亿元、8.36亿元和7.6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7.4%、66.9%和59.6%。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内地以外及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营收分别为5239.4万元、4.14亿元、5.18亿元,占比分别为12.6%、33.1%和40.4%。

尽管如此,公司依然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5%、51.3%和53.2%。其中,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6%、17.1%和14.4%。

目前,天岳先进的营收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大。一旦主要客户因自身经营策略调整、市场需求变化或其他原因,减少或停止对天岳先进产品的采购,公司的营收将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

而且大客户在合作过程中往往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也有可能会压缩天岳先进的利润空间。

在供应链方面,天岳先进也比较依赖原材料及建筑服务的供应商。

报告期内,该公司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48%、35.9%和43.8%。这种较为集中的供应结构,使得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中议价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应对供应商的价格调整。

从偿债能力指标来看,天岳先进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有所减弱。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该公司流动比率从10.6下降至2.1,速动比率从8.9下降至1.3。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们的下降表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减弱,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下降。

虽然比率仍大于1,表明公司的流动资产仍然能够覆盖流动负债,但下降趋势需要关注,尤其是速动比率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短期内可快速变现的资产减少,可能面临一定的资金周转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和2024年,天岳先进还曾两度更换CFO。

2023年4月,CFO钟文庆辞职,公司聘任赵汝泉接任,然而在1年多以后,2024年9月份,赵汝泉辞职,游樱接任CFO一职。

频繁的高管变更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天岳先进也需要注意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客观看来,天岳先进虽成为中国碳化硅衬底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但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公司虽成功扭亏为盈,但其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客户集中度高以及偿债能力减弱等问题仍不容忽视。未来,天岳先进能否成功登陆港交所,实现A+H战略布局,「创业最前线」也会持续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9526.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2:23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2:34

相关推荐

  • 内地商超平价风吹到了香港

    港澳人北上购物消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总能吸引关注。在2025年的清明节假期,港澳人北上买爆了珠海山姆。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有多位网友分享了清明节的珠海山姆店内的热卖场景,大排长龙入场,人挨着人,购物车挨着购物车,场景堪比春运,犹如一线城市早晚高峰的地铁站客流量峰值场景。 人流旺盛的场景不仅在珠海山姆的入口处,在商场内部,以及收银处排队,乃至是在停车…

    2025年4月6日
    2800
  • 电视三巨头,同学难同命

    2024年,中国彩电巨头们的市场表现,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作为“带头大哥”的TCL电子表现最为亮眼,全年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5%,净利润18.49亿港元,增速高达123.57%,领跑行业; 创维集团则遭遇“双降”,营收650.13亿元,下滑5.82%,净利润11.6亿元,同比降34.31%; 最挣扎的莫过于昔日的“彩电一哥”深康…

    2025年4月22日
    1200
  • 实木地板六载蝉联销量第一,大自然家居打出了哪些组合拳

    《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居行业,大自然家居凭借在实木地板领域的持续创新突破,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仿案例。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数据,在2019年至2024年间,大自然家居在国内全渠道实木地板…

    2025年3月14日
    2900
  • 白电赛道竞争白热化,美的、海尔、格力发展 “分道扬镳”

    步入 2025 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力度,家电国补政策将持续贯穿全年。这一利好举措,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对家电企业在战略规划、产品打造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家电行业的竞争呈现出胶着的态势,各大品牌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加大产品研发…

    2025年4月1日
    2900
  • 朱啸虎质疑的AI壁垒,字节早就给出过答案

    现在AI创业者,几乎都被问到过这样几个问题: 你的壁垒在哪?别人是不是很快就能抄出来?大厂模仿你怎么办?同样的场景大模型公司是不是也能做? 这些当然都是非常现实的话题,毕竟前面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2023年11月,OpenAI在首届开发者大会推出“GPTs”,45分钟的演讲让许多智能体创业公司一年白干。比如2025年,号称世界第一个通用AI代理的Manus…

    2025年4月2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