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被复刻,邀请码炒到十万,业界怎么看Manus

Manus是AI圈这几天最热闹的话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做的一个AI智能体产品,仅凭为数不多的邀请码,就在国内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巨大争议。

短短两天,经历了从邀请码被炒到数万元一个,到传出要发虚拟币,再到X平台上的账号被封,Manus陷入了巨大的喧嚣之中。

智能体概念并不新鲜,海内外很多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智能体平台和产品,但没有大模型能力的Manus,被认为是当前AI技术整合的一个优秀案例。目前还很少行业从业者拿到测试邀请码,但他们通过一系列Demo,仍从专业角度向我们解读了一些信息。

虽然没有官方和一些自媒体吹捧得这么神,但也让人们看到了Agent在AI落地中的一些价值。

01、Manus的演示中,缺乏细节

从Manus的演示视频来看,很多东西是之前其他产品已经展示过的。比如,去浏览网页完成很多工作,此前的Adept AI、Claude的Computer Use、OpenAI的Operator都有过类似的演示或功能。本质上,产品形态上的差别不大,没有特别大的产品创新。

从演示的效果来看,Manus完成了一些事情,但要想依赖它在实际工作中,能稳定帮用户解决一些问题,还是非常困难。

比如,Manus的一个演示视频是分析简历,并对简历进行排名。在实际应用中,简历文件的格式五花八门,像PDF是一张大图,不是纯文字,图片理解可能会有困难,不一定能解释出来。

再如,后面的简历排序,由于排序规则不同,对候选人评判画像也会完全不同。“我们要招聘一个精通Java的人,所谓‘精通’的标准和理解都不一样。在视频演示中,我没看到它怎么去处理这些事情,它只是一个很通常的排序,实际业务中肯定是不够用的。”一位招聘智能体人士说。

Manus对简历有记忆能力,它可以记住你的一些倾向,但如果你的倾向很多,比如积累了几百个之后,你的倾向到底还准不准,这些都不知道。另外,如果你对候选人假设有一个年龄限制,但这个人特别优秀,实际当中你是不是也希望它排序进来?

“真实的业务当中会更细腻,有很多很细节的问题。Manus的demo里,没有展现出来的,他秀的是一些非常理想化的事情,也是大家做起来较容易的事情。”上述人士说。

而另一位AI行业人士透露,做一个类似Manus的Agent应用,门槛并不高,但Manus对目前Agent的一些技术和开源的应用整合得比较好,比如在UI界面上大量借鉴了Devin,底层逻辑上借鉴了OpenAI的DeepResearch,“10个人的工程算法团队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

甚至在Manus走红之后,MetaGPT的几个年轻人,只花了三个小时,就复刻了Manus,并将其开源。不过,虽然被复刻,但是做到用户能用的产品,仍然有巨大的鸿沟。或许正如Manus合伙人张涛所回答的那样,“(Manus)真的非常简单,就是没有秘密,就是相信模型的力量。”

02、Manus引发关注,它的产品做对了什么?

市面上的智能体非常多,但唯独Manus火了。从产品技术角度,它做了什么引发了关注?

“它的整个体验上是比较好的。”智能体技术资深人士周元剑告诉数智前线。这可以拿DeepSeek类比。在DeepSeek推出之前,人们与大模型对话,就是一问一答。但DeepSeek把它的思维链展现出来,你能看到它中间整个思考过程,这对用户来讲,体验会好很多。

Manus也是这样,它会把一个任务拆解为多少步,每一步中间的过程,比如说去浏览网页,浏览的结果会写出来,我们甚至可以交互、去修改,它再基于这些去做后续的事情,它让用户有一种掌控感。

“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周元剑说,“这种产品上的设计,能让用户随时介入,而这种交互模式确实是会让体验好很多。这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这个东西好像可以用。”

“这个可以对比2023年初的编程助手Cursor,我们用下来,它的效果不够好,可能提升了30%的效率。”周元剑说,但到2025年初,Cursor已经进化的很好用了,它可能提升300%的效率。

“Cursor重点已经不在代码采纳率了,它的重点也在于可以交互。”周元剑说,Cursor可以先给你写一部分代码,然后生成一个运行的命令,你去点按钮,它就去运行,如果有报错,会自己去看、自动去修改,这个体验是闭环的。这样,Cursor就拉开了与Github Copilot的差距,因为后者还是写一段代码,用户要自己去跑,如果有报错,用户要把错误信息手工复制出来、贴过去,告诉它修改,这中间人的参与会比较重。“而Cursor就是自动化的。”

数智前线看到一些拿到测试码的测试,包括网页搭建,并未成功,这说明一些场景做得还不是很好。“从底层来讲,Manus自动化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从它的演示视频中很难判断。”周元剑说。

不过,Manus站在一个较好的起点,上述人士认为,它可能站在类似Cursor在2023年初的时间点上。

“此前,市场上的智能体更多像是一个工具平台或低代码平台,允许你来搭建智能体,其实你得有一点编程思维,这对大部分用户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周元剑,“如果像今天Manus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中间状态,每个人都会像修改Word一样交互,门槛就大大降低了。”

但Manus出现之后,有人说它是“套壳”产品,这或许是因为它是一个应用产品,并非像DeepSeek那样是一个基础大模型。Manus是在大模型基础上,开发的应用产品。另外,Manus创始人此前做过Monica,这是一个集成了很多模型,提供聊天、搜索、写作、翻译、绘图等功能的产品。

业界有人士认为,在过去两年间各大企业竞赛大模型的氛围中,纯做产品应用的企业,被认为技术含量不高,被叫做套壳。“我觉得这是一个鄙视链,大家的观点应该在转变,模型是一个核心部件,没有它不行,但是有它还远远不够,而应用有应用的价值。”

03、莫名走红,背后一条可循的传播链路

与DeepSeek在海内外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不同,Manus的走红让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

而背后有一些可循的传播链路。Manus在3月5日晚间发布了Demo,次日上午,Manus专门邀请过一批科技媒体和KOL进行访谈,第一批写作的KOL和自媒体,大部分没有邀请码,未进行真实体验。

而其中一些夸大其词的传播,迅速让Manus出圈。比如有些人将其比喻为“下一个DeepSeek”、“Agent的GPT时刻”,他们官方的说法也是将其描述为“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产品”。

在产品走红之后,Manus对少部分科技媒体、KOL发放了邀请码。从3月6日晚间开始,一些体验以视频和文章形式出现。

Manus传播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采用了邀请制。大部分用户只能闻其声,但都没能直接上手体验,只能通过官方放出的几段演示视频中窥见一些功能。

这些内测的邀请码在咸鱼上被炒作到了数万块钱一个。当然这些炒作信息未必真实,也没有看到任何成交记录,官方也声明并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但邀请码的做法间接助长了Manus在社交媒体的话题度和热度。

其实,即便拿到了内测码,每天处理的任务数量也会限额,大概在10个任务左右。而且从拿到了内测邀请码的媒体在实际体验中也能看到,也有很多翻车的地方。

但相比于国内掀起的巨大争议,这个主打海外市场的产品,却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没有太多声量,也没有业内的讨论。而且数智前线从国内多家与大模型相关的科技大厂了解,这些企业内部社区里,鲜有对这款产品的讨论。

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Manus的传播路径非常像当年小米的饥饿营销。小米最初只拿出5000台手机卖给米粉,其他人都在等待,一方面小米当时确实没有能力支撑太大的出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在核心人群卖产品的方式发现问题,快速改进。

这种操作思路也契合了这个团队过往的经验优势。Manus创始人肖弘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很早之前做过企业微信SaaS工具“微伴助手”、“壹伴助手”,帮助企业做私域运营。

2022年,肖弘成立“蝴蝶效应”公司,推出AI浏览器插件Monica。Monica集成了当前主流的大模型,“是一个具有通识能力的AI助手,通过浏览器插件形式提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但这个产品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

04、很多人相信,今年会是Agent元年

智能体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开始走向台前。

百度、阿里、字节、腾讯等大厂纷纷推出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基于自身大模型,构建智能体生态。智谱AI专门在2024年11月底举办一场Agent OpenDay,展示智能体跨APP、更长步骤等最新能力突破,并现场秀了一波“如何一句话让AI面对面建群、发红包”。

不过,智能体市场虽然很热闹,但真正商业化的落地并没有完全起来。行业人士观察,虽然去年下半年,智能体在类似边聊边办等相对简单的场景已经能够用起来,但还很难实现自如地操作外部的一些系统、平台、设备等更为复杂,也更为核心的场景。

“之前智能体为什么没有广泛用起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模型的指令遵循不够。”大模型行业应用开发商众数信科创始人吴炳坤告诉数智前线,原来大家在做智能体时很痛苦的一点是,大模型本身能力还不够强,对于口语化的指令可能理解不了,知识幻觉也较多,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翻车。当智能体解决不了企业核心问题的情况下,做商业化推广,就起不来。

“DeepSeek R1出来后,可以看到大模型深度推理、深度思考的能力有比较大的一个提升,相当于‘大脑’更聪明了,指令遵循准确率也会更高。”吴炳坤说。但“大脑”与代表着“手和脚”的computer use框架等功能工具的适配也还要有个过程,它们会逐步落地到场景里去打磨,“预计在上半年会有一些比较好用的智能体出来”。

Manus 又给了智能体这个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刺激,虽然背后有很多夸大其词的成分,但也让更多用户看到了Agent在未来的价值,对概念的普及产生了积极影响。

Manus官网上明确表示,Manus 采用了多智能体的架构,运行在独立的虚拟机中。通过规划代理、执行代理、验证代理的分工协作机制,来大幅提升对复杂任务的处理效率,并通过并行计算缩短响应时间。所以,业内人士认为,Manus相当于是整合了DeepResearch、Artifacts和Operator三大现有能力。

一位行业人士评价,Manus AI的这种把整个工作和分析流程展现给用户的交互形式,是一个新的方向,也会激发更多应用厂商或者大厂进行智能体的投入。

不少业内人士都向我们表达了同一个观点:今年会是Agent的元年,热度会非常高。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7079.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5:05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5:36

相关推荐

  • 用AI爆改土味短剧,抖快怎么想的?

    当周鸿祎下场演短剧《红衣大叔用AI带我穿越》,为自家的纳米AI站台;当AI动漫短剧《我靠嘴贱登上修真巅峰》开播即引发热潮,单部剧当期收入超过30万元;当央视频、博纳影业、周星驰纷纷加入制作AI短剧的队列,AI对短剧的重构又迎来了新故事。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越电影票房。与市场一同增长的是竞争,据不完全统…

    2025年3月5日
    4000
  • “好学先生”古贝春,模仿之路走到岔路口

    营收连续7年增长和渠道压货、官司缠身,是鲁酒企业古贝春的AB面。 从1952年成立至今,这家鲁酒企业盘踞山东省德州市,从学习五粮液做浓香,到酱酒热学习茅台转型酱香,古贝春在模仿中成长,又在竞争中感受模仿无法缓解的销售压力。 在行业调整期,区域酒企往往以差异化、个性化推陈出新,找到生存的杀手锏。而“好学先生”古贝春,在相继学习五粮液和茅台的工艺之后,是否也能走…

    2025年4月17日
    600
  • 泰足宝智能按摩鞋:科技与健康的完美融合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对双脚的呵护,而双脚作为人体健康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泰足宝智能按摩鞋,凭借其前沿科技与深厚的中医经络理论底蕴,为我们的双脚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舒适体验,开启了健康行走、舒适生活的新篇章。 泰足宝智能按摩鞋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中医经络学的传承与创新。它巧妙地结合了生物电技术、石墨烯恒温技术…

    2025年3月3日
    3500
  • 时尚设计+AI影像 热门三星手机你的春日出行好伴侣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室外正成为出游的绝佳去处。无论是穿梭于繁华的时尚商圈,还是悠然漫步于静谧的公园森林,一款集时尚设计、轻便携带与强大拍照功能于一身的手机,无疑是您春日旅途中的理想伴侣。三星手机,以其轻薄而不失格调的外观设计、卓越的AI智能体验以及顶尖的影像技术,为您的春日出行增添无限乐趣与便捷。目前,三星商城“三星品牌月 好礼开新选”活…

    2025年3月25日
    2500
  • 中粮餐饮亮相2025中国连锁餐饮峰会,分享供应链服务新论

    4月14日—16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连锁餐饮峰会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以“探寻连锁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围绕宏观趋势、热门赛道、新技术应用、资源对接等诸多细分主题展开,通过各种思想碰撞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拥有1300余家会员单位,旗下连锁店铺数量超过46万个。中国连锁餐饮…

    2025年4月15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