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里倒是经常能看到大窑,佐餐时偶尔会喝,挺解腻的,但是在超市或便利店饮料的选择太多了,很少会主动选择大窑。”在街头巷尾时常能见到巨幅广告的饮料品牌大窑,在李瓒(化名)眼里只是用餐时的偶然选择。
这可能不是大窑想要的结果,至少现在不是。
这家从内蒙古走出来的碳酸饮料品牌,最初凭借小饭店、小烧烤店走量,拿下被国际碳酸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忽略的餐饮市场,在2022年将果汁味碳酸水卖出超30亿规模。
从鼓励经销商南下,到在全国各地建设生产基地,大窑正在走向更大的舞台。
近日,有消息称,大窑饮品正筹备最快2025年下半年在香港的IPO,目前正与咨询机构接触,预计募资规模多至5亿美元。对此,大窑饮品回应称,公司以经营发展为主,暂未考虑IPO事项。
主打餐饮渠道,在建立起消费认知后,再进入KA和社区便利店等渠道,是大窑的惯常打法。餐饮小店成就了大窑,但超8成营收来自餐桌,对饮料品牌来说,却相当于只靠一条腿跛足前进。
舒适区内,大窑是从偏安一隅奔赴全国市场的“碳酸饮料黑马”,但现实是,随着饮品市场进入红海竞争,它不得不迈出舒适区了。
1、从内蒙起家,奔向全国年轻人
今年年初,大窑也闯进了电影圈。
作为春节档主力电影《唐探1990》联合推广合作伙伴,大窑在官微上免费请粉丝看电影,一起“大汽开年”。目前,《唐探1990》票房已超过30亿元。
春节期间,大窑推出的三支贺岁短片从过年回家的场景切入,诠释了在面对亲戚的追问和陷入尬聊氛围时,大窑是如何帮助年轻人拿捏全场的。
几乎同一时间,北京三里屯地标大屏广告也一度被大窑广告占据,主打一个线上线下同步刷屏。
这也符合大窑一向高调的营销风格。
大窑饮品董事长王庆东最早收购八一饮料厂(大窑食品厂前身)时,可能并未想到,一款并不算新鲜的橙味果汁汽水,如今也能走向大江南北。
早在2014年,公司高层就确定了大窑未来的业务走向:其一是专注餐饮渠道,其二便是做全国化品牌运营及渠道扩张。
彼时,内蒙古地区的餐饮渠道除了“两乐”,并没有合适的佐餐饮品,于是这道裂缝,让大窑撕开了。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21年。
背靠超级符号营销公司华与华,大窑启动品牌营销升级,打造出“大汽水”的概念,次年签下国民影星吴京为代言人。
饮料作为一种即时消费品,需要更便捷和更频繁的触达。于是,从地铁站、电梯间、商超,到央视黄金档、电商、新媒体渠道,带有吴京标志性笑容的大窑汽水广告几乎形成刷屏之势。
根据大窑官方公众号披露数据,2024年夏季,大窑在北京大幅度投放地铁广告,“2024大窑品牌广告登陆北京地铁80+个站点、270+个点位,曝光人次预估16亿”。
纵观2024全年,大窑品牌广告更是大规模覆盖西安、青岛、武汉、重庆、北京、呼和浩特、成都、济南八大城市地铁核心广告位,曝光人次超42.7亿+,同时登陆西安、郑州、哈尔滨机场媒体黄金广告位,曝光人次超3580万+。
最开始通过和餐饮场景绑定,大窑成为“饭搭子”。如今,大窑希望通过更潮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例如在2024年4月,大窑提升了“大汽水”品类经典产品的果汁含量,但售价保持不变,同时还在经典碳酸产品系列中新增了520ml大玻璃瓶冰畅(凤梨)口味。
针对年轻人更健康的饮品消费需求,大窑也上线了0糖汽水系列和0糖0脂0能量的查元香乌龙茶饮系列,杀入无糖茶赛道。
此前,大窑执行董事罗云曾总结品牌的产品逻辑:第一,要专注大单品;第二,优化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对“0糖0脂0卡”的需求;第三,拓展果蔬汁、植物蛋白、功能性饮料的品类,基于渠道拓展去做玻璃瓶、PET、易拉罐等各种包装形式的饮品。
凭借在餐饮渠道大杀四方和高调的营销策略,仅2022年,大窑年营收就已突破32亿元,是陕西区域饮料品牌冰峰销售额的10倍。
2、虾兵虾将,分道扬镳
事实上,大窑最早闯入餐饮渠道,全靠让利经销商、以客情维护打动小餐饮店老板。
其早期进价非常低,经典款500ml的玻璃装大窑汽水只需1.4元/瓶—2.3元/瓶,加上空瓶换赠品等,单瓶毛利能高达3-4元,甚至一度超过“两乐”的毛利水平。
大窑的基层代理商在送货闲暇,还帮店主收拾桌子、倒垃圾,双方建立起紧密的供货关系,加上较高的利润水平,大窑很快在餐饮渠道如鱼得水。
经过几年的打拼,大窑和全国上百万家餐饮渠道建立起“革命友谊”,谁知,碳酸饮料行业却变天了。
尼尔森IQ公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快消品销售同比增速微跌0.5%,从饮料品类表现看,碳酸饮料是几个品类之中唯一下降的,销售额同比减少7%,市场份额占比也从2021年的21.2%下滑至2023年的18.5%,这一占比也回落到2019年水平。
与之相反的是,无糖茶开始加速奔跑。
超市里随处可见东方树叶和元气森林燃茶900ml的大包装堆头,2023年,包括无糖茶在内的即饮茶拿下21.1%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碳酸饮料(18.5%),位列行业第一。
大窑方面也敏感察觉到饮料品类的迭代升级。
2024年6月,大窑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3款茶饮新品,分别是金桂乌龙、白兰乌龙和乌龙茶,主打“0糖、0脂肪、0能量”。此外,大窑专为这三款产品设立了查元香品牌。这三款无糖茶被大窑定位为餐饮用茶。
但茶饮料在餐饮渠道从来都不是被消费者青睐的品类。餐馆大多会自备茶水,如果没有免费茶水,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果汁类饮品。
“尤其是南方市场,冰茶室本身就有茶供应,会直接影响茶饮料的销量。”广东省大窑某区域经销商陈嘉华(化名)在向「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介绍供货政策时,只推荐了大窑主品牌的玻璃瓶及易拉罐装碳酸饮品,并表示华南地区餐饮渠道并没有子品牌查元香。
更重要的是,随着饮品渗透率的增长,餐饮渠道也开始显露疲态。
罗云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大窑还是专注餐饮渠道,流通KA渠道是餐渠增长放缓后的一个价值补充,出发点是让已经相对成熟的市场经销商有第二个利益增长点,目前大窑85%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餐饮渠道。
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为7.9%,而北京(-3.5%)、上海(-3.6%)、广州(3%)、深圳(1.3%)的餐饮增速放缓。
显然,进驻KA渠道及社区便利店已经迫在眉睫。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走访廊坊三河市多家商超、便利店及夫妻店发现,大窑产品铺货较少,大多仍为主打的大窑嘉宾系列产品,且小型夫妻老婆店未见大窑踪影。
值得注意的是,大窑不同终端网点的产品零售价并不统一。
目前,流通渠道大窑产品主要为500ml易拉罐装和520ml玻璃大瓶装,而在不同网点,500ml易拉罐装大窑价格出现了3.99元、4元和4.5元三个价格。
在某中型社区超市,500ml易拉罐装大窑定价3.99元,而容量更大的520ml玻璃瓶装仅售3.98元,两者均为果汁添加含量大于2.5%的果味汽水。
除了无糖茶之外,大窑还相继推出了生椰花生植物蛋白饮料、山楂果果复合果汁饮料两款1L装饮料新品,已经形成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能量风味饮料及茶饮料五大品类组合的产品矩阵。
而在中型超市中,茶饮区被果子熟了和东方树叶占据,山楂饮料区主要为山楂树下,植物蛋白饮料主要为露露和六个核桃品牌。大窑旗下碳酸水之外的品类在流通渠道的渗透率并不高。
作为对比,同样从餐饮渠道起家的好望水品牌,在超市中同样铺设了陈皮水、桂圆水、薏米水等产品。
从同一渠道杀出来的虾兵虾将,此刻的大窑似乎被落下了。
3、南方市场,铁板一块?
若要论称王称霸,大窑的主战场始终在北方。
大窑作为汽水品牌在北方知名度更高,即便在南方地区受众也多为背井离乡的北方人。
“吃宵夜烧烤会喝碳酸饮料,口感更爽;吃辣会喝豆奶、柠檬茶、酸梅汤、王老吉等,解辣。不太会主动选择大窑,广东地区也比较少见。”一位广东籍北漂表示。
在华南地区,卖得好的店面也有所区分。“北方店相对卖得好,在南方城市的话,川湘菜、火锅店、木桶饭和螺蛳粉店卖得相对好一些。”经销商陈嘉华表示,“北方门店一个月可以卖30箱(一箱12个玻璃瓶),冰室类的一个月就只能卖10箱。”
但南方城市的经济繁荣程度以及夜生活的丰富度,都让大窑不得不硬着头皮啃下这块硬骨头。
2023年11月,大窑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向华南市场发展的计划;2024年明确了重点发展华南市场的策略,同时提出“北商南援”计划。
据公开信息,大窑将依靠北方经销商,分批次、分阶段推进。第一批“北商南援”计划13名经销商已经完成市场选定,正式进入团队组建阶段,计划于2024年12月正式执行铺市工作。
根据官网信息,目前大窑已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市场布局,组建了千余家经销商团队,完成了百万余家终端渠道的构建。
但自从大窑在公众号发布第一篇“北商南援”计划开启的内容后,一年多时间,大窑再未更新该计划的具体进展。
2024年7月,随着山东大窑智能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其目前已经在内蒙古、吉林、辽宁、宁夏、安徽、山东、陕西等地布局7个智能生产基地,辐射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其中,大窑在山东泰安投产的智能工厂年产能达到80万吨。
玻璃瓶可以回收,相比易拉罐成本更低,但是玻璃瓶产品只能覆盖500公里以内的运输半径,太远的距离会造成损耗。因此大窑在国内建设智能生产基地,既是为了保障品控,也为了节约成本。
但500公里的运输半径毕竟有限,终端市场仍然要靠经销商一城一池来攻破。
“目前广东地区大窑终端进价是38元/箱(12瓶),单瓶是480ml比北方市场520ml规格小,四个口味,6箱赠1箱,一箱空瓶换1瓶,统一零售价5元/瓶,终端可以上浮1元,折合下来进价在2.42元/瓶。”陈嘉华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如果按照统一零售价计算,单瓶毛利不足3元。
对比前几年单瓶动辄3、4元的毛利,如今大窑要凭此打入略显劣势的南方市场,显然更加不易。
更别提大窑还要面临各地本土汽水品牌的迎头痛击,例如陕西的冰峰、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重庆的天府可乐等。大窑方面也透露,品牌进入长江以南市场时,前三四年都在赔钱做。
罗云曾自信地认为,很多品类的天花板,不能单纯拿销量和销售额去界定,保持对渠道和需求的敏感度,(汽水品类)的天花板远远没到。
但对大窑而言,流通渠道需要各个环节得到足够多毛利,铺设进展缓慢,餐饮渠道又面临南方市场长期渗透率低的问题。
大窑曾被认为抢走了部分“两乐”的市场份额,现在看来,若想复制“两乐”的百年生意经,恐怕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