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AI乱斗,决战Deepseek之巅

2025年开年,一场由AI大模型引发的生产力变革,加速席卷千行百业。

起初还只是网友们用Deepseek体验角色扮演、搞玄学,如今国内科技大厂纷纷下场宣布接入Deepseek,正试图将这款产品从网络热点变成国民级AI化应用。

从云服务到手机、汽车,从华为、腾讯、阿里到字节跳动,当AI的“火种”落入商业创新的“干草垛”,生产力提升引发的一系列生态争夺战旋即上演。

Deepseek掀起“全行业接入潮”

2月初,当大多数国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欢乐气氛中,云服务商们就已经忙着追赶Deepseek的热点。

先是在2月1日,华为云率先宣布,与硅基流动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隔天,腾讯云宣布Deepseek-R1大模型一键部署至腾讯云“HAI”上,开发者仅需3分钟就能接入调用。

2月3日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正式上架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同日,阿里云PAIModelGallery也官宣支持云上一键部署Deepseek-V3、Deepseek-R1。2月4日,火山引擎宣布将支持V3/R1等不同尺寸的Deepseek开源模型,包括满血版的R1。

对于当时还在忙着用Deepseek“整活”的网友们,云服务商们紧跟热点的步伐或许还没有太大吸引力。但紧接着,手机厂商、汽车厂商的连番入局,让“Deepseek接入潮”的规模逐渐扩大。

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华为宣布基于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小艺助手App已经接入Deepseek。3天后,荣耀YOYO智能体商店在2月8日上线Deepseek-R1尝鲜版。同一天,OPPO公司宣布,将于2月发布的折叠旗舰OPPO Find N5将正式接入Deepseek-R1。之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努比亚、联想moto、小米等手机厂商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

向来爱和科技圈抢热点的汽车厂商们,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集体上阵。在2月6日吉利汽车率先官宣,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模型完成深度融合后,极氪、宝骏、岚图、智己、零跑、长城、广汽、长安、奇瑞等多家汽车厂商,接连宣布“Deepseek已上车”。

仅仅两周的时间,Deepseek凭借低成本推理能力与端侧部署优势,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器”,被国内知名企业“接”了个遍。但是当微信搜索框下面出现一行“AI搜索”的小字时,网友们才真切地意识到,这一波“AI革命”恐怕真的要来了。

2月15日,有用户发现微信搜索已经上线“AI搜索”功能,而据腾讯集团回应,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随后,百度也宣布搜索平台正在进行灰度测试,已接入Deepseek深度搜索功能,并于2月18日0时正式上线了AI搜索功能。

对比2022年11月ChatGPT引发的AI热潮不难发现,眼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Deepseek接入潮”有种AI从天而降、全面普及的即视感。

特别是作为互联网“基建”的搜索场景也被接入Deepseek时,AI不再是一个需要使用门槛的技术,而是普通人随手可得,甚至“无感”使用的底层功能。

当然,一切商业行为都是由利益驱动的,大厂们为用户带来“AI改变生活”的实感,他们也在试图通过抢滩Deepseek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

为何大厂争相押注Deepseek?

Deepseek之所以会火,本质上因为其在成本和功能上的独特优势。

ChatGPT横空出世后,人人都惊叹于AI的神奇,但同时也对AI高昂的成本望而却步。相比之下,主动“内卷”的Deepseek,凭借“活儿好、钱少”脱颖而出。

国泰君安证券的研报显示,训练Deepseek V3(671B参数满血版)的成本为557.6万美元(约合4070万人民币),仅为Meta公司的大语言模型Llama 3的7%,而OpenAI训练ChatGPT-4o所花费的成本高达7800万美元甚至是1亿美元,并且还需要上万张H100芯片。

换言之,Deepseek-R1只用GPT不到5%的成本,就实现了相当于OpenAI顶尖推理模型o1的同等能力。而这种“低成本AI大模型算力范式”从技术源头带来的成本降低,也使得更多企业能够负担AI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推理算力需求激增的实时交互、内容生成等场景,提升产品体验。

据PConline旗下出行栏目“智行驾道”报道,吉利将DeepSeek-R1的顶尖认知能力注入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及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开发出“双脑协同”能力。该模式下,交互响应速度提升40%,意图识别准确率达98%,而成本仅为传统方案的1/3。

除了凭借“低成本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的AI应用落地,由于Deepseek模型涵盖了从1.5B到70B等各级参数版本,支持中小容量硬件适配,这意味着包括车机、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都有可能实现Deepseek的本地部署,从而推动端侧AI的规模化和“个人化”。

另外,Deepseek的开源生态也大大降低了AI的商用门槛。在企业管理、金融、医疗等领域,可以直接借助Deepseek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出本行业适用的AI智能体。

业务范围更广的大厂也可以借助开源模型完成私有化部署,兼顾数据隐私和定制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开源模型的能力,弥补自身的技术短板、提升产品体验、尝试功能创新。例如微信和百度通过接入Deepseek,在其原有的搜索功能之上,新增了深度分析能力,用有限的成本拔高产品价值,实现“四两拨千斤”式的产品升级。

此外,Deepseek推动的端侧AI普及还有能力引发硬件市场的创新升级。

鉴于大模型对参数容量的要求,未来需要本地化部署的手机、电脑等计算终端,需要更大的内存,而目前16G的DRAM已是AI手机最低基本配置,微软发布的AIPC内存容量也是16GB起步,搭载新处理器的AIPC已普遍将内存提升至32GB。

从训练成本的下降导致商用门槛的降低,再到大厂“接入潮”诱发的AI普及,Deepseek就像是古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把AI的火种带给人类,而大厂们一连串不自觉的行动产生的蝴蝶效应,推动了各行各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和迭代,由此又创造了新市场、新产品和新增长。

生态圈地,价值重构

大厂争先恐后接入Deepseek,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技术趋势可能给行业带来的变化,也有抢先实现生态布局,完成市场卡位的意图。

例如在云服务市场,Deepseek带来的新热点和低成本优势,成为打破市场价格战的突破口,谁能更快接入Deepseek,就能借助行业热点和价格优惠巩固现有市场,争取新客户。

因此,腾讯云TI平台推出开发者大礼包,包括DeepSeek全系模型一键部署,还对部分模型限免体验;百度智能云针对此次模型上线提供的推理价格低至DeepSeek官方刊例价3-5折,同样有限时免费服务;火山引擎则提供了两周限时5折优惠,助力企业畅享“满血版”DeepSeek-R1。

至于手机、汽车等终端厂商,一方面借助Deepseek完成功能升级,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开源大模型补齐短板,开启差异化竞争。抛开AI手机、AIPC等新产品创造的新市场暂且不谈,“语音唤醒+本地化AI”带来的交互体验升级,就足够成为现有产品的新亮点。

如吉利借助DeepSeek-R1开发出的“双脑协同”能力,能够精准解析用户模糊指令,不需要乘客主动发出温度调节指令,系统检测到如“有点闷热”等相关对话,就会自动开启空调新风模式,让智能语音交互从被动对话升级为主动关怀式的“无感智能”。通过AI大模型强化智能座舱功能,传统车企也拥有了在智能体验方面追平新势力、争夺“第三空间”入口的能力。

在内容领域,同样可以利用AI应用打通自身生态实现价值重构。

知乎旗下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DeepSeek-R1,能够充分识别用户意图,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搜索结果,同时提升平台资料库数据利用率,优化知识库管理,提升用户体验。而在大模型最擅长的内容生成方面,阅文集团将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集成独立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辅助网文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具有丰富业务生态的大厂来说,仅仅是AI搜索功能就能够充分利用生态信息,提高业务协同效率、创造差异化优势。如腾讯元宝提供的DeepSeek支持联网搜索,并整合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腾讯生态信息源,能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实时、全面、准确的回答,也重塑了自身的生态价值。

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Deepseek的低成本、高效能引发了“接入潮”的出现,也促进了AI普惠与模型平权,为各行业带来价值重构,大模型应用自身也因此从通用能力向垂直领域的专业化模型迭代。

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接入潮”的背后可能会存在技术同质化的问题。当大部分人都用同一个模型,在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市场推出相似的产品或服务,难免会出现“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的情况。而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快,要么结合自身优势实行定制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另外,AI的本地化部署也有可能引发用户对本地数据安全的隐忧。不过硬件厂商们更应该提前意识到:技术迭代虽然带来了产品创新的新思路,但最终上线的产品能否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变化,仍然取决于用户个体的综合考量。

换言之,虽然知道新市场终有一日会出现,但如何调节商业化进程,准确捕捉到市场机遇还需要厂商凭借自身经验自行判断。

总的来说,大厂抢滩Deepseek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生态话语权的争夺战,AI能否持续撬动新增长,取决于技术迭代、政策适配与商业模式的协同进化。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2586.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上午9:04
下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上午9:06

相关推荐

  • 雷克萨斯摸着特斯拉过河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蛋糕,雷克萨斯终于坐不住了,官宣在上海独资建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成功在前,如今雷克萨斯要摸着特斯拉过河了,能形成“特斯拉式”冲击波吗? 01雷克萨斯坐不住了,官宣在上海独资建厂 传言已久,如今靴子落地,全球最大车企决定在中国独资建厂。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2月5日,丰田中国正式官宣,丰田汽车公司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以…

    2025年2月6日
    1400
  • 疗愈经济崛起,跑出八大创新业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健康与身心平衡,并将目光投向自我疗愈与修复,追求一种更深层次的幸福感,有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疗愈经济市场规模已达10万亿元。 光明的市场前景之下,是层出不穷的业态创新。在消费市场上,疗愈的概念已经突破传统边界,从心理咨询、冥想禅修,延伸至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万物皆可疗愈”的理念催生出众多…

    2025年1月27日
    2200
  • 2024光瓶酒激战,价格、定位、创新谁出圈

    2024年,光瓶酒热潮持续升温。 这一年,光瓶酒市场发展出了新的“一超多强”竞争格局——龙头品牌玻汾有望成为光瓶酒领域的首个百亿大单品,市场份额占比逐步扩大;牛栏山、小郎酒、绿西凤等十亿级单品阵容不断壮大,头部品牌的引领与腰部品牌的崛起共同推动赛道发展。 也是在这一年,光瓶酒价格带上探与年轻化并行,光瓶酒突破传统低端定位的同时试图在高端白酒市场谋下一席之地。…

    2025年1月24日
    2100
  • 东方小孙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董宇辉

    内部管理问题还是东方甄选的“顽疾”。 彻底剥离董宇辉后,俞敏洪似乎逃离了舆论的漩涡。但小作文事件的余震,仍能在东方甄选内部引发轩然大波,并让东方小孙(直播间现在叫“小孙同学”)等管理层心有余悸。为此,东方甄选最近推掉了主播顿顿的商务合作。 顿顿再把问题摆上台面 这件事还是被顿顿在直播间抖落了出来。他说,近期有综艺节目邀请他参加,但是公司不让,还表示公司法务推…

    2025年2月18日
    1600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大年初七,小米盘中股价一度来到40.05港元,总市值突破万亿,站到了10054亿港元的高位。截止发稿,小米股价报收39.65港元,总市值10000亿港元。 然而,仅仅一年前,小米的股价还在12港元的低位徘徊。许多网友也因此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收益,戏称“2024的钱,是小米给的”。 不太关注小米的朋友很容易把这部分归功于小米汽车的成功以及雷军个人影响力的带动…

    2025年2月6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