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订单环比增长100倍,微信小店的风口怎么抓?

去年 8 月微信小店的推出,对微信生态内承接交易的“原子化组件”做了重新定义;而后 12 月“送礼”功能一经上线,“小蓝包”便成为了行业内的热议话题,甚至被业内称为“微信电商”新风口。

据微信发布的 2025 年春节数据报告,春节期间“小蓝包”的上线,让零食、糖果、毛绒玩具、书籍等品类订单量大大提升,其中书籍类目的订单量环比增长超 100 倍。

然而,尽管交易增长势头强劲,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不少商家和消费者感受到了体验上的瑕疵。

诸如,小红书上某位博主指出,元旦用了微信小店的送礼功能给朋友送巧克力,详情页写 48 小时发货,结果拖到 6 天也没有动静。找商家和微信小店官方客服,都无法给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而在经营端,也有商家抱怨,小店客服功能无法统计接待数据、无法通过订单找客户等机制极大影响了经营效率。

然而,有意思的是,腾讯似乎对于短期内的运营体验缺陷早有预期。自小店上线以来,不仅鲜少看到官方大张旗鼓为微信小店、“送礼”功能的推出发声,高层还亲自下场降热度。

1 月初的腾讯年会上,马化腾就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对(送礼)这个功能过度吹捧,微信要用 5 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去做一个电商生态连接器。

作为坐拥最大用户基数的社交生态,微信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意价值。那到底该如何理解微信小店,其中又有哪些机会和可能性值得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谈了零一数科 CEO 鉴锋、卓尔私域负责人 Lucas、润宇团队的商务负责人蓉歌。

“微信小店标志着微信想要回收数据权”

“微信小店喻示着微信真的想要认真做电商了”,在 Lucas 看来,微信小店上线标志着微信想要回收数据权。

数据是电商的命脉,是运营效率的保障。但此前,微信只有微信支付这一个收口,仅通过微信支付捕获交易数据;而用户行为数据则分散在服务商(如微盟、有赞)手中,微信不强制回收。

如此便造成微信没有足够的行为数据来给用户打出高精度的标签。这也是其一直被商家诟病“投流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微信小店的出现,让微信生态内所有交易场景中的“货架”都有机会被统一。如此一来,用户从内容浏览到下单的全链路行为数据,微信都可做归拢。有了完整的全链路数据,用户行为标签的精准度的提升也就顺理成章。

不止于数据,在经营层面,小店的出现也为微信内各端口的商业化效率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

过去,视频号小店的流量更多来自于视频号内部。但微信小店能衔接微信生态内所有端口,帮助商家增加曝光、转化效率。公域端,微信小店可接入视频号、公众号、朋友圈广告、搜一搜等流量,私域端可与社群、企业微信等结合。

这意味着,某些原本由于交易链路不通畅,导致商业化能力不强的内容端口,如今有了新的机会。

最典型的就是图文这一载体,现在更新后的微信公众号图文可直接跳转至微信小店,小绿书也可挂载商品链接。

Lucas 表示,“公众号会复兴,适合图文的品类也会有增长机会”,比如图书、香氛,这些需要搭配文字来输出产品故事、价值的品类,有机会快速从微信小店跑出来。

而私域,一直是微信相较其他平台不可替代的生态优势。

微信生态内最早出现的商业形态之一就是基于私域经营的微商,只不过,由于监管缺失、交易链路不透明等原因,之前的私域交易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提及微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割韭菜”。

承接微信小店这个基础设施,去年年底,微信推出“推客”功能,让私域交易有迹可循成为可能。

通过微信小店优选联盟的推客分销 API 接口,有私域资源积累的“推客”可以与带货机构合作,在社群、公众号、视频号等微信生态场景中推广商品。

一方面,推客可以利用自身私域网络和影响力,为商家精准链接潜在消费者,利用微信好友、社群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加商品的销量和曝光度;另一方面,透过有微信小店 API 接口的商品卡,微信能追踪和保障每一笔交易。

不过,这一功能的真正推广从 2025 年第一季度才开始。对于其是否能真实给商家带来生意增长,现在下判断还为时尚早。

就目前来看,作为原子化组件,微信小店在微信生态内扮演着连接器的角色,将各自独立的端口嫁接起来,形成更加紧密和高效协作的网状体。

虽然这种连接为商家整合微信生态资源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促进了各个端口流量和数据的流通,但一如既往地,微信并不想要直接参与到商家的生意经营中。

就像,即便微信小店扮演着类似“货架”的功能,但微信想要的,绝不是再做一个货架电商。

电商生态的连接器:以“社交+内容”,打破低价内卷

“腾讯将发挥社交能力,使微信成为电商的生态连接器”,如马化腾所言,社交仍旧是微信生态内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它特有的差异化优势。

这一点,在微信小店内商品展示机制和推荐机制上,都有所显现。

传统电商的推荐算法主要基于用户的个人行为数据,如浏览历史、购买记录等来推荐商品;而微信小店中会直接显示每个产品有多少朋友送过、购买过,强化熟人社交对交易的影响。通过展示朋友的购买行为,利用社交关系中的信任和影响力推动交易。

在零一数科的微信生态内容传播逻辑图中,微信存在着“内容-社交-商业化”的三角循环。在鉴锋看来,去年年底推出的送礼“小蓝包”功能就属于内容部分。

若将送礼放在交易中理解,就是赋予商品表达内容和传递情感的能力,让其可以在社交关系中流通。不过,这一构想成立的前提,是交易生态中存在社交关系。这正是微信的优势所在。

今年年初,张小龙曾表示,微信做电商的出发点是觉得电商市场很“卷”,市场上存在的拼低价现象并不健康,微信希望帮助从业者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做得更长远。

送礼,实际上是这一价值观的具象化展现。

在送礼场景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价值定义会发生变化。价格并非影响消费决策的首要因素,情绪价值、质价比或在其之上。

与为自己购置物件不同,送礼本质是做情感传递。

礼物价值更重要的衡量在于能否传递送礼人想要表达的情谊。据腾讯营销洞察调研,送礼人最偏好的礼物特性为“能体现个性和独特性(占比 62.7%)”、“能表达心意和情感价值(占比 60.7%)”。

这些需求都能落在具体的产品策略上,诸如:礼物产品的定价对于送礼方是否可负担,对于收礼方是否可心安理得的接受;产品包装是否得体 …… 若能深谙这一系列全然不同的评价体系,商家就能从极致价格战中跳脱出来。

今年春节,就能看到抓住送礼场景拿到社交红利的品牌,绝味就是一例。

春节前夕,绝味微信小店上架了 98 元“财运暴涨”礼盒、168 元“福气爆满”礼盒,除夕夜当晚全部售罄,同时拿到 100万+ 内容曝光,效率提升 300% 的社交裂变。

相较“小蓝包”低于百元的均价,绝味礼盒价格并不低。之所以能让消费者买单并带来品牌传播效应,原因在于对送礼背后心理需求的把握,以及对粉丝需求的极速洞察和响应。

据绝味团队介绍,他们最初想做小蓝包就是因为关注到有粉丝在社交平台喊话“过年微信蓝包送礼,想送绝味”。后期礼盒的选品到设计也都有粉丝参与。

就产品而言,送礼场景中,虽然价格并非核心因素,但赠送人还是希望收礼方能直观感受到礼物具有较高价值。因而绝味的两款礼盒都只选取纯肉产品做搭配,来提升“眼见”的价值感。

另一方面,礼物也需要仪式感和独特感,绝味的礼盒包装设计以国潮风格表达“财运暴涨”、“福气爆满”的吉祥寓意,恰能满足用户过年送礼的情绪需求。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也让绝味在 7 天内就完成了立项到微信小店发布的全流程,保证了节日传播的时效性。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必然伴随着不成熟,“小蓝包”也不例外。

多位行业人士透露,实际送礼成功率在 40%-60% 之间。显然,不到半数的成功率并非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对此,大家并不感到意外。

复盘春节送礼后,蓉歌发现未成功收礼的人主要有 3 类。

第一类是微信没更新,不支持收礼功能;第二类是觉得“一键收礼”礼节上不符合中国的“一推二让三收下”的人情世故,但在发完礼物后,配上一段类似“吉祥如意”的祝福解释,基本都能打消对方的顾虑;最后一类是收到礼物后没有填地址,不知道接受流程。第三类最多。

在蓉歌看来,“小蓝包”类似于十年前的微信红包,而春节收礼填地址类似于春晚抢红包先绑卡。类似“送礼”的社交场景可以快速将“微信可购物”的心智植入用户心里,进一步拉高渗透率。这才是微信接电商接下来最大的机会。

鉴锋的观点也与之类似。分析数据后,他发现:微信送礼的成交用户中,50%-60% 都是未在品牌小程序有过交易行为的新用户。而在品类上,春节期间,微信送礼的优势品类主要是食品、图书等,与原本在视频号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服装品类大相径庭。

这表明,相较于提高大盘交易额,送礼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为微信的商业生态扩容,增加品类机会,植入消费心智。

短期保持冷静,找准站位、布局长期

如果说,小店、推客是有前车之鉴的、能加速商业化的有效路径;那“送礼”应该算是创新和惊喜,是结果未知的新尝试。

这种难以预测的创新,正是微信让人充满期待的地方。“永远不知道它下一步会做什么变化,微信总能给行业带来新东西”,Lucas 表示。

“微信的新产品一般需要 3-5 年才会成熟”,在 Lucas 看来,作为覆盖十多亿人的产品,微信追求的是适配于更广泛的人群,覆盖更长时间周期的发展。

因此,新产品在短期内存在一些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是在预料之中的。对于想要入局微信生态的品牌商家,也要做好看长期价值的准备。

此外,微信的商业化路径始终遵循“工具即生态”的底层哲学。小店的落脚点终究是产品,是微信生态内封装商品信息、承接交易功能、承载交易数据的原子化组件。

因此,面对庞大的微信生态,想要进入的品牌需要自己找到每个产品对自身生意的独特价值,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将他们联动起来。“在微信生态里,业务成功极大依赖于战略组织能力。品牌需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鉴锋认为。

诸如,具备私域基础的品牌更适合自播启动,就像已有万店基础的咖啡品牌瑞幸、已经构建线下门店网络的传统鞋服品牌等等;而既往食品、饮料这些私域基础较弱的品类,也可以借“送礼”的社交场景拉动小店销量。

2025 年年会上,张小龙曾表示,做新功能是冒险,难且有不确定性,而人习惯于追求确定性。不过,确定性无法带来惊喜,企业失败的一个原因是所有人都在做正确的事情。

不管成败与否,能为当前内卷严重的行业环境提出新的可能,终归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2412.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上午11:42
下一篇 2025年2月18日 下午1:16

相关推荐

  • 苹果阿里组CP:从“两只大象不打架”到AI结盟

    备受关注的苹果「中国AI搭子」最终花落了阿里。 据The Information 最新报道,苹果在近期和阿里巴巴集团展开合作,将在中国落地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报道指出,双方目前已将其共同开发相关人工智能功能提交给中国网络空间监管机构审批。 目前关于AI产品在中国备案审批的相关政策法规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

    2025年2月12日
    1200
  • 腾讯重新“押宝”  

    “羡慕吴祖榕(Lori Wu)的事业运”,有腾讯员工私下对「市象」表示。“腾讯会议正赶上线上需求的爆发,腾讯元宝又遇上DeepSeek的加持,再加上微信流量的导入。”仿佛一夜之间,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到了吴祖榕这一边。 一个月前,元宝才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划归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负责人由原TEG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蒋杰(Zeus)变为腾…

    2025年2月20日
    1500
  • 上架丝芙兰,百元“原料桶”The Ordinary进军中国

    随着集团历史上最大的运营变革——新的战略愿景“重塑美妆新境”(BEAUTY REIMAGINED)启动,雅诗兰黛旗下精简护肤品牌The Ordinary(研度公式)也正式亮相中国大陆市场。 01 雅诗兰黛在中国大众护肤市场落下一子 2月13日,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The Ordinary宣布即将入驻中国丝芙兰。同日,丝芙兰也官宣The Ordinary将在该…

    2025年2月19日
    800
  • 成立比宁德时代还早,孚能科技为啥扶不起来?

    无论是多优势的产业中,都有“吊车尾”的存在。即便是优势如动力电池行业,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一边是诸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增加、增资扩产,一边是诸如孚能科技等企业走出排行榜单、项目延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为早期涉足三元锂电池领域的动力电池企业,成立于2009年的孚能科技,其成立时间甚至早于如今的行业“独角兽”宁…

    2025年2月18日
    1400
  • 哪吒带飞的东北富豪,有了新烦恼

    票房破100亿元后,《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冲向海外。 截至2月17日,在北美影迷的助力下,该片总票房突破120亿元,超越《狮子王》,成为动画片全球票房第二,并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 随着影片热度持续升高,国产动画扬眉吐气,其背后的主要出品方和投资方光线传媒成为最大赢家。在2月17日股价巨震前,公司市值站上千亿。 光线传媒董事长、实控人王长田通过光线…

    2025年2月18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