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服饰正在失去流量

今年春晚,带火了多个“春晚同款”,其中新中式服装存在感十足,从李子柒开场的云锦长裙到各路明星、主持人的刺绣旗袍、国风礼服,新中式几乎贯穿了全场。而李子柒在央视采访中的一款暗红色新中式漳绒外套,在春晚还没开始前就已经火了,很多淘宝商家迅速上架了同款漳绒外套。

过年期间,新中式风格的服装,作为春节走亲访友、辞旧迎新的“战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但是今年新中式穿搭似乎并没有像去年那样大火,很多消费者去年跟风购买的新中式服装,现在仍旧放在衣橱里,不敢穿出去。她们去年跃跃欲试,今年已悄然“退坑”。

尤其是在新中式被疯狂种草的社交平台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中式正在失去流量。

小红书们“抛弃”新中式

2024年春节前后,“穿汉服的小姐姐开公交”“山东曹县马面裙热销3亿元”“杨幂同款新中式”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新中式形成一股难以忽视的时尚潮流,火速席卷了整个服装产业。

而新中式之所以能大范围出圈、引得年轻人热捧,一是受益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种草,宋锦外套搭牛仔裤、盘扣衬衫搭刺绣马面裙、改良旗袍搭盘发…大量新中式穿搭内容的涌现,开辟了一条搭配场景更多、实用度更高、更适合大众的中式穿衣思路,成功吸引年轻人去尝试;二是明星效应,杨幂、倪妮、赵露思等女明星的新中式穿搭多次登上热搜,为新中式潮流推波助澜。

今年,尽管新中式穿搭在春节期间仍流行,可热度远比不上去年。

千瓜数据显示,2023年,小红书平台“新中式”相关笔记声量增长390%+,互动总量增长188%+,新中式相关种草笔记数较2022年同期增长110%+,月均笔记数过万,年互动总量超2000万。另外去年的数据显示,在小红书上,“新中式”话题的浏览量达到54.3亿次,相关笔记接近1200万篇。

而现在如果在小红书上搜索“新中式”,明显可以发现,浏览量、点赞量较多的笔记几乎都是去年或更早时间发布的老内容。

同样地,那些被称为“人肉种草机”的女明星们,今年也没有带来出圈的新中式穿搭,再次引领新中式潮流。比如杨幂,近两年杨幂的多款新中式穿搭风靡全国,她以一己之力带火了中式老钱风,可谓新中式穿搭的“时尚先锋”,可近半年来,她的日常穿搭多集中于酷飒极简风。

参考百度及微信指数,可以直接看出今年新中式热度的滑落。在百度搜索指数上,新中式的峰值出现在2024年3月11日—3月17日,为927,而今年春节期间,新中式的搜索指数一直相对平稳,没有波动,徘徊在400左右。

微信指数显示的走向与之相似,2024年春节前后,新中式穿搭热度曾出现两波高潮,达到峰值,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新中式穿搭热度逐渐退去,到了2025年春节,几乎是“波澜不惊”。

新中式穿搭在国内能掀起热潮,虽说是因为抓住了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成功迎合国人文化自信的心理需求,可铺天盖地的营销才是其大范围出圈、成为“流量王者”的关键。但现在在社交平台上,新中式不再是流量密码,缺少了流量的助推,新中式服饰还能像去年一样引发消费热潮吗?

第一批消费者和商家,已经决定“退坑”了

马面裙是新中式穿搭的“顶流”,据央视财经报道,去年仅前两个月,曹县的马面裙销售额就接近5.5亿元。这主要是因为马面裙对身材的要求相对较低,改良后方便日常穿着,具有极高的可搭配性和实用性。

但在新中式服饰中,其他品类就没那么好穿了。

在新中式逐渐走红后,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声也越来越烈:有人穿出虎背熊腰既视感,从背影看像一个水桶;有人买了流行花色,穿起来却像酒店的服务生;有人下单了明星同款,却被说瞬间老了十岁。

“买几件退几件,本来以为自己可以美美地出门踏青,可每次上身之后立马决定退货”,去年新中式大火时入坑的栗子,早已决定退坑。自从在小红书上刷到很多新中式穿搭的内容后,她前前后后买了七八件,有热门网红款,也有直播间里精挑细选的,价格从几百到两三千不等,可是到最后一件也没留下。“可能是自己身材就不适合新中式”,栗子无奈表示。

同样在买了退、退了买“道路”上徘徊的晓棠,已经不打算买成衣。“试了很多件,都穿不出效果”,她决定屯点好料子,找裁缝手工做。“但想找个好的师傅太难了,工期又慢,我现在基本半退坑了”。

去年网传,新中式服装的退货率高达80%,这一数字并不夸张,而且不是所有的衣服都可以退,它们的归宿大多流向了闲鱼。在闲鱼上,出售新中式马甲、外套的个人卖家越来越多。

退货率真正难住的是追风口的商家。去年新中式热潮带动相关服装产业,众多商家及品牌瞅准时机、蜂拥而至,然而今年热闹消退了许多。

深圳南油服装批发市场,全国最为知名的女装批发市场之一,去年新中式穿搭大火时,卖新中式的商户占比达到70%~80%,如今不少卖“新中式”的店铺已经转做其他风格,留下的新中式店铺更多是做高端原创。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表示,“南油服装批发市场的新中式风口感觉熄火了,原来经常看见拿货的店主,现在做新中式的店家好像寥寥无几了”。

不少商家去年其实已经感受到压力。据一位服装从业者透露,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新中式服装的订单量就不断飙升,出货量巨大导致面料供应商都宣布断货。供货跟不上销售,容易错过关键销售时点,增加库存压力,再加上退货率极高,很多店压了一堆库存。

一位女装店店主去年5月在小红书发帖,称上周新中式单店销售跌破20件,而春节前最火的一周,这个数字是207。“从行业角度来讲,这股风结束也是好事”,她表示。

不只是中小商家,服装品牌对新中式的热情似乎也是短暂的,像UR、Zara、Mo&Co等品牌,线上旗舰店售卖的新中式产品比去年明显减少了。

新中式服饰没有“领头羊”

在我国服装市场上快时尚增长缓慢、网红女装品牌频频翻车的背景下,新中式穿搭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国人对传统服饰的喜爱也预示着新中式服饰的商业潜力。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过100%。

受这波热潮影响,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6日,我国现存7365家汉服相关企业。成立年限上,超六成汉服相关企业于3年内成立,其中成立于1年内的企业最多,占比高达33.3%。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新中式服饰赛道上,小玩家居多,几个头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足以引领整个行业。尤其是在“新中式”标签创造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后,“领头羊”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中式服装在产品创新、受众群体增长、质量把控等方面的下一步发展。

以马面裙为例,作为新中式潮流中的最大爆品,马面裙销量的暴涨,捧红了织造司等新兴汉服品牌,也改写了汉服市场的格局。在天猫、淘宝平台上,我们看到,汉服品牌集中度持续下降,CR5由2021年的29%下滑至2023年的14%,市场更加分散。

而且从价格上看,这些品牌覆盖的价格区间类似,多在100至300元,换句话说,目前消费者没有形成较高的品牌认知,主要依托款式和性价比进行消费决策。

在中高端市场,头部品牌的竞争也较为激烈。比如M essential以创新立领见长,DAMO WANG以中式剪裁建造风格见长,Uma Wang以特殊面料为强项,各个品牌都在某一专长领域进行探索。只是,这些中高端品牌太过小众,别说普通消费者,可能入了坑的新中式爱好者也不甚了解。

当然,在新中式潮流中,不少品牌跨界而来,比如lululemon、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但它们的新中式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水花。

新中式热潮的迸发,让马面裙、宋锦、香云纱等典型的传统服饰火速出圈,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引领性的、标杆式的品牌的匮乏,又使得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时一头雾水,到手后又大失所望,无形之中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从这个角度看,新中式潮流的回落,似乎不可避免。

这也决定了新中式穿搭走向日常化几乎成了不可能,因为版型、设计、场景、价格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品牌来引领。就像李宁引领国潮,国潮重塑李宁。

只是,这股流行之风在彻底熄灭前,能否迎来自己的“李宁”,还是个未知数。

“新中式”发展和演变至今,其实早已不单单是时尚圈的流行趋势,在家居、烘焙、茶饮、建筑等多个领域,新中式俨然是商家宣传的香饽饽。可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领域的新中式热潮正在变冷,这值得反思。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1986.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2:35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3:00

相关推荐

  • 左手“发钱”右手发债,中华联合财险的平衡之术

    2月14日,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发布公告,财政部持有的其全部股权,将被划归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而在此之前的不到一个月内,作为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的核心经营主体,中华联合财险刚刚宣布向股东完成分红11.7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次的分红安排与AMC股权划转的安排有…

    2025年2月18日
    1500
  • 单日票房破纪录,春节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好多人呀。”电影院的人山人海,成为了今天最大的社交话题,恍惚间让人很难想起,上一次电影院人多得像下饺子是什么时候。 不要诧异于电影市场的红火,因为今天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票房最高的一天。截至毒眸发稿前,大年初一的单日票房已经达到了17.91亿,总人次达3490万,还在继续冲击更高的数字。此前的单日票房纪录来自于2021年的大年初一,仅16.93亿,这一数字在今…

    2025年2月7日
    1200
  • “四川首富之女”出师不利,通威股份50亿并购告吹是福是祸?

    靴子落地,折腾了6个月的“A股光伏最大并购案”,黄了。 2月14日晚间,A股光伏巨头、全球最大电池厂商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向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 这起并购始于2024年8月13日,当晚通威股份公告称,将计划通过增资及现金收购等方式,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5…

    2025年2月19日
    1100
  • 植物医生:高山植物护肤理念的探索与传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在云南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上,高山植物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护肤领域的瑰宝。1月6日,植物医生创建的全国首家高山松露博物馆在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正式揭幕,旨在以创新形式全面向公众展现松露的独特魅力与珍贵价值,为黑松露保护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注入新活力。 植物医生高山松露博物馆揭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植物医生始终坚守民族文化传承,高山松露博物馆…

    2025年2月20日
    1100
  • 小镇爸妈的 “直播陷阱”:从信任到负债的惊心之旅

    随着竖屏直播的风起云涌,一场针对三四线城市老人的精准围猎悄然上演。 一些商家通过送鸡蛋、送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借此获取联系方式,建立私域流量池,并将线下营销手段转移到线上。 直播间里,一些所谓的“专家”将缺乏质量认证的产品包装成高端货品,将普通商品宣传为限量珍藏版。主播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家人们”,老人们笨拙地划着手机屏幕,在精心策划的营销攻势下一次次下单。…

    2025年2月17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