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重押创新药,腾讯投资开始调仓

在经历过去几年的冲高回落之后,2025年到底会怎么样,没人能够说得清楚,但在一片迷茫和焦虑之中,被业界称作“半个投资公司”的腾讯已经开始率先行动了。

今年1月,腾讯在医药领域快速完成四笔投资,先后对癌症早筛企业Insighta、大分子研发商晟斯生物、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商跃赛生物和肾脏疾病及相关慢性病制药公司礼邦医药进行了加码,其中对Insighta的一笔战略投资超过2亿元,而对礼邦医药的C轮投资额高达5.5亿元。

这其实非常难得,因为腾讯近几年一直在收缩对外投资,2024年投资数量仅22起,投资总金额不到45亿,这与巅峰期全年上千亿投资额相差甚远。但即便如此,腾讯对于创新药的热情仍然高涨,在2024年为数不多的22起投资中,创新药就占据8起,占比近40%;另外在今年一开年,腾讯便连续完成4笔投资,并且从当前增资情况来看,后续在创新药上还有加码势头。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在当前资本寒冬下,处于谨慎出手期的腾讯还能如此看好创新药到底有何意图?

腾讯“变心”,开始做起创新药的生意

2010年,著名的“3Q大战”(360与腾讯之争)爆发,这场被誉为“互联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商业对决一直持续到2014年才结束,但在“开战”的第二年,马化腾就已意识到,适合腾讯扩张的路径并非包揽一切业务,而是选择开放,再造一个外部的腾讯。于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战略投资就成为和腾讯核心业务并驾齐驱的重要存在,投资事件逐年递增。

2015年,腾讯对外投资数超百起;2021年,腾讯全年投资数逼近300大关,相当于平均1天投资一家企业。而在疯狂“买买买”的过程中,腾讯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根据当年年报显示,腾讯2021年投资活动净利润为1237.88亿元,占总利润的比例达65%,投资业务显然已经撑起了腾讯利润的“半边天”。对此,马化腾调侃道:“腾讯现在只有半条命,另外半条命都交给了合作伙伴。”

那么,腾讯的“合作伙伴”都有谁呢?通过梳理,动脉网发现腾讯共在近30个细分板块进行了投资布局,其中文娱传媒、游戏和企业服务占据前三,医疗紧随其后排名第四。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腾讯目前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累计投资近90多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超过千亿元。

不过在最开始,腾讯主要是从互联网医疗切入。2014年,腾讯在医疗领域完成首次试水,以7000万美元独投丁香园C轮融资。在这之后,腾讯又接连对微医、圆心科技、好大夫在线、妙手医生、水滴互助、企鹅杏仁、邻家好医、思派健康等多家头部企业进行加码,并且都至少完成两轮投资。可以说,腾讯就是当时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最大“金主”。

这其中当然有原因。一方面是行业所趋,在腾讯跨入医疗的2014年,刚好也是互联网医疗元年,大量资本相继涌入,腾讯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自身基因,腾讯本身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因此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投资更容易上手,同时在业务上也更加垂直。

但凡事都有节点,随着后期行业趋于饱和以及市场不断变化,腾讯逐渐从互联网医疗中抽离,并开始向AI、信息化、超声影像设备、IVD、精准诊断等新兴领域进军,直到近一两年,腾讯才慢慢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了创新药板块。而这样的“调仓换道”,肯定有适应行业的被动调整,当然也有自身业务层面的主动为之。

首先一点就是从盈利角度考虑。2023年,腾讯在投资收益上亏损60.9亿,在巨大的业绩承压下,腾讯不得不将有限资金更多地放在有阶段性成果、确定性更强的细分领域上,创新药显然具备这一特征。以腾讯近日加码的礼邦医药为例,其目前已建立起涵盖慢性肾病(CKD)/透析并发症、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在内的丰富管线,并且有多个项目已进入临床Ⅲ期,商业化在即。另外还有晟斯生物,腾讯刚刚参与了其D轮融资,而其目前也已进入IPO流程,并计划于今年上市。

除了“钱”,腾讯对创新药空前热情还有战略层面的考虑。近几年,腾讯不止一次向行业表露自己的野心,其投资的目的不只是持有医疗企业股份,而是要整合医生、患者、药企等各方资源,并以此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在过去十年中,腾讯通过自建或者投资已经完成这个生态系统的90%,而创新药刚好是最后一环,于是近一两年开始疯狂加码。

对此,某资深投资人谈道,“作为行业巨头,腾讯的投资不能只看做是单一事件,而是要结合整体布局来看。比如当前腾讯疯狂加码创新药,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创新药市场价值高,并且有高增长空间,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其细分产业链的补强,同时也是其医疗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投后的故事要怎么讲?

相较于从前,当前的投资更加“现实”。具体而言,在前几年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会重点关注你投了什么,因为这代表了一种趋势。但在近一两年,随着市场整体遇冷,大家当前会更关注你投了之后要怎么退出,即投资机构要如何最大限度地赋能被投企业?

这对于腾讯来说也不例外。事实上,作为互联网巨头,腾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加持处于关键期的创新药企业,这比投资意图本身其实更具吸引力。

以腾讯近期对癌症早筛企业Insighta的一笔投资为例,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动作值得关注。一是在完成投资之后,腾讯将获得Insighta董事会的一个席位,由腾讯医疗健康总裁吴文达担任。另一点则是在研发层面,据悉,未来腾讯将利用旗下AI技术和服务平台,提高Insighta使用FRAGMA技术进行癌症早期检测的准确性,以此降低服务成本,并促进其市场普及。

从这不难看出,腾讯不仅深度参与了创新药的研发环节,另外在市场推广层面也在同步助力,而研发和市场刚好是创新药当前的核心。

先说研发。事实上,腾讯近期投了不少处于临床关键期的创新药企业,比如聚焦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研发的宁丹新药,其目前进展最快的Y-3注射液已于去年7月完成Ⅲ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不过该药物靶点竞争相当激烈,而腾讯的加入,则可以利用自身领先的AI技术,帮助其减少寻找潜在活性药物的时间和成本,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并以此抢夺行业先机。

据悉,早在2020年,腾讯就正式推出了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iDrug)”,意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而在这之后,腾讯又持续加码,先后投资了多家AI头部企业,并以此强化自身数据库和云计算能力。目前,腾讯AI系统已经处于行业领先,能够覆盖临床前新药研发的全流程,这对于处于关键发展期的国产创新药意义重大。

另外再聚焦到市场化层面。事实上,在当前资本寒冬、急需现金流的当下,这一能力已愈发重要,并且这也是创新药企业普遍薄弱的环节。不过这对于腾讯来说,恰恰是其优势所在。

比如在上下游联动上,以腾讯最擅长的游戏领域为例。2024年,《黑神话:悟空》大获成功,虽然腾讯仅对其经营主体进行了5%的投资,但在游戏开发和发行环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来自腾讯2012年投资的Epic Games;使用的项目管理平台TAPD是腾讯开发的;旗下游戏平台WeGame在《黑神话:悟空》的发行阶段也给予了定制化支持。

而这种业务上的紧密串联在创新药身上也同样适用,比如药企借助某平台进行销售,或者药企与药企之间的联合用药,甚至是在BD以及NewCO等环节,腾讯都可以依托自身生态圈一一进行满足。对此,腾讯特别强调,“腾讯近些年的投资策略就是‘联合发展’,即将腾讯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深度连接,并应用到被投企业的实际发展之中”。

最后是在当下备受关注的创新药出海上,腾讯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这一方面是因为腾讯本身就有成熟的出海业务,2023年其海外业务营收532亿元,同比增长14%,并且当前仍处于快速扩张之中。虽然这主要是指游戏环节,但这也意味着其在海外市场运营上拥有大量渠道和资源,而这都可以慢慢向创新药领域延伸。

另一方面,腾讯近些年也投了不少海外创新药企业,比如癌症早筛企业Grail、AI制药企业Atomwise、生物技术研发商Novome Biotechnologies等,这些被投标的也都能为国产创新药出海提供一定帮助。此外,腾讯还与多家MNC以及顶尖医院建立了深度联系,这同样能够将腾讯的海外效应发挥到最大。

不难看出,无论在研发还是在市场环节,腾讯都在通过“链接”深度参与。而这和腾讯多年来的投资方法论不谋而合,其更多的是战略性投资,最终目的并非控制,而是集中赋能和协同发展。

创新药最关键一年与腾讯的“反击”

在刚刚结束的JPM大会上,中国创新药可谓是出尽风头。不仅派出了史上最强队伍,有超过30家头部药企参与,并且相关论坛也场场爆满,像“China Night”这样的活动大大小小就有数十个。这无不证明了,中国创新药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整体战略价值越来越大。

事实上,在经历过去几年的漫长蛰伏后,中国创新药在2025年也迎来了关键一年。以研发环节为例,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相关的多款重磅药即将获批,并且都有望向“十亿美元分子”发起冲击;此外,在ADC等关键靶点上,国产创新药竞争也尤为激烈,并且整体研发进度大幅快于全球市场。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在BD和出海层面,国产创新药备受全球瞩目。根据药时代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药披露授权出海首付款219.48亿元,这已经占到彼时国内医药制造业利润的10%。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再进一步,交易总金额已攀升至3630.98亿元,同比增长26.8%。根据权威预测,2025年中国创新药出海将继续迎来爆发,这意味着有大量药企将因此扭亏为盈,相应地,资本市场上也将更加活跃,未来变现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这对于腾讯来说,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事实上,受制于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逐渐消逝以及市场竞争的显著加剧,腾讯相关核心业务近些年正面临着巨大的增长瓶颈,因此急需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而从当前来看,腾讯将更多筹码压在了国产创新药板块,并期待能够借此在投资业务上实现逆风翻盘。

与此同时,行业也期待着,随着腾讯这一巨头的全方位加入,国产创新药是否会再更进一步,并以此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当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1908.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1:38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1:40

相关推荐

  • 华为登顶,吉利闪耀,比亚迪提刀出海,1月国产新能源走进“台风眼”

    2025年的第一个月,销量报告比以往来得更慢一些。 因为统计数据的时间是春节假期,也因为,2025年以旧换新的政策月中才公布,销量数据有异常波动。 狂奔半年后,今年1月,国产新能源歇了口气。 这更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这一年将是决定很多车企命运的关键一年。 Vol.1/ 以旧换新光速衔接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出现了全面滑坡。 截至目前,有14家车企公布…

    2025年2月6日
    1300
  • A股龙年收官:沪指龙年涨超13% 创业板指涨超19%

    网易财经1月27日讯 A股龙年收官日,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0.06%,深证成指跌1.33%,创业板指跌2.73%,三市成交额超1.1万亿。今日板块题材上,银行、AI智能体、AI语料板块涨幅居前;铜缆高速连接、CPO、液冷服务器、机器人等板块跌幅居前。 从龙年全年表现看,上证指数上涨13.42%,深证成指上涨15.14%,创业板指上涨19.51%。 个股方…

    2025年1月27日
    1500
  • “乐摩吧”共享按摩椅IPO,“70后大佬”实现“躺赢”

    “主人,逛累了吧?快来坐下按个摩吧!”在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商场,这样的提示音从一把“乐摩吧”按摩椅中传出。只需一杯奶茶的钱,就能享受一次“续命”的微型SPA,听起来相当划算。 不过,如果用户久坐不付款,椅子还会提醒道:“付费使用,请勿闲坐”或“闲坐时间过久,本座椅即将翻转”。 如今,这让人又爱又恨的按摩椅背后企业要上市了。近日,“乐摩吧”母公司福建乐摩物…

    2025年1月27日
    1500
  • 官宣!小红书「大家的春晚」携手淘宝,开启蛇年IP联动

    2025年小红书「大家的春晚」和首席合作伙伴淘宝,开启蛇年IP联动第一弹! 这个春节,淘宝和小红书一起带大家 淘个好彩头

    2025年1月25日
    1700
  • 人形机器人,千万别走智能音箱的老路

    新的一年,在文旅、零售、券商等纷纷大幅回落之时,人形机器人依然持续维持逆势大涨的行情,热闹非常。 1月14日上午,机器人概念股盘中持续走高,三花智控,汉威科技、弘讯科技、东方精工、爱仕达、五洲新春、巨能股份等20余股涨停,埃夫特、汉宇集团等涨超10%。资本市场上的热情,和刚过去不久的全球CES展会似乎相得益彰,会上数百家科技公司各出奇招,现场整起了各种“花活…

    2025年2月4日
    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