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接入DeepSeek接的是模型还是流量!DeepSeek大模型成功对标ChatGPT后,成为科技圈的热门话题。不仅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巨头接入,吉利、长城、广汽、智己等近二十家车企也宣布深度融合该大模型。这种场景在2023年也曾出现过,当时许多企业宣布接入“文心一言”大模型,但后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
对于DeepSeek的应用,官方宣传其可以提供智能对话、文本生成、语义理解、计算推理和代码生成补全等功能,支持联网搜索与深度思考模式,并能读取文件及图片中的文字内容。简单来说,它主要被用于日常或学术类对话以及写代码。用户可以将DeepSeek当作“导师”,输入问题后,它会迅速总结答案,节省大量搜索和分析时间。此外,DeepSeek还能够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通过立人设进行富有特色的对话。不过,它的限制在于没有记忆和躯体,只能提供方法论和“网恋”式的互动。
当DeepSeek接入汽车座舱时,情况有所改变。例如,在吉利座舱中,它可以记住路线信息,像一个共同出行的朋友,直接回答关于路线的问题。用户还可以向它提出需求,如“过会儿叫醒我”,它会自动调节空调温度、开启睡眠模式氛围灯并调整座椅位置。评价座舱是否“聪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语音助手能否听懂话。早期的语音助手只能识别特殊指令词,现在几乎可以完成“我冷了”、“我饿了”等需求性指令。而DeepSeek擅长中文语境,无论是方言还是语义理解都能更贴合用户需求。它不仅能实现“陪聊”功能,还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语音控车,给出实际的动作反应。如果不喜欢使用语音助手,DeepSeek也能解决一些问题,如借助DeepSeek-Writer API帮助商务人士编写会议纪要、营销文案甚至编程代码。此外,它还能分析历史数据,了解用户习惯,提供专属服务,比如用最喜欢的音乐和空调温度迎接上车。
选择DeepSeek的原因之一是成本低,每100万个token的直接成本仅为1美元多一点,远远低于竞品。此外,DeepSeek是一个开源模型,公开了模型架构、训练细节及相关代码,方便开发者深入了解算法原理,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相比之下,文心一言此前是闭源状态,仅提供API接口,开发者参与度较低。对于车企而言,DeepSeek不仅是优化座舱体验的工具,还能通过模型蒸馏减少云端依赖,提升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节省算力。其多模态模型具备视觉定位和视频理解能力,结合环境内信息分析,优化环境感知和决策,提高加减速、车道保持和避障表现。然而,数据准备、模型训练、系统集成和测试都是技术活,即使接入DeepSeek也不一定能显著提升车辆性能,可能只是让语音助手更加人性化。目前,不少车企展示的案例大多是语音助手生成文章或攻略,这些功能在DeepSeek上车之前已有车型实现。因此,智能车能否真正利用这波流量,还需看线下用户体验。毕竟,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用来打开大模型网页的车机。
车企接入DeepSeek接的是模型还是流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