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厂正在为DeepSeek作出巨大改变。2月14日,百度宣布将于6月30日开源文心大模型。次日,部分微信用户发现可以在搜索功能中调用DeepSeek模型。百度和腾讯都有自己的大模型产品,旗下的搜索和微信是汇聚数亿用户的超级流量入口。这些变化显示了中国大厂在大模型技术上尚未构建起足够的护城河。
初创公司也受到影响。早在DeepSeek-R1发布前,一些大模型企业已经放弃了开发基础大模型的道路。DeepSeek让这些企业再次面临拷问:成本优势是否还在,技术是否更先进,能否实现商业化闭环?
创新和繁荣的另一面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和巨大的沉没成本。DeepSeek的冲击导致初创企业面临估值调整和融资压力。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即使投不到DeepSeek,也不愿再投资其他大模型初创企业,因为DeepSeek对他们的融资影响很大。
百度在公布开源文心大模型政策前一天,宣布文心一言将从4月1日起全面免费。此前,用户使用文心一言的基础功能免费,自定义模型训练和API接口调用需要付费。百度曾是大模型闭源的支持者,美国竞争者OpenAI、谷歌和Anthropic也执行闭源策略。闭源的优势在于技术留存于自身,便于构建商业模式。开源则意味着技术外流,盈利模式更难构建。
DeepSeek打破了这种逻辑。它成本低、性能好且开源。开源中国董事长马越表示,DeepSeek开放论文、参数、权重及训练过程,使得以极低成本做出小模型成为可能。这降低了投资门槛,更容易在端侧部署。除非愿意耗资巨大成为巨人,否则从头做闭源大模型的意义不大。另一位腾讯云工程师认为,如果存在同样能力的开源大模型,其更新速度会比闭源更快。
国内外闭源企业都在重新思考原有策略。OpenAI的CEO奥尔特曼表示,选择闭源可能是站在历史错误的一面,但他还未决定如何开源。百度的动作显得更为果断。马越认为,如果技术足够强,闭源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是否真的那么强。百度开源后还可以通过云计算资源赚钱。大参数模型如DeepSeek-R1如果下载到本地运行,需要大量投资,因此通常搭载在云端。
百度的转变是中国大模型产业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大模型企业因投资金额巨大和商业化难题而改变方向。几年前风风火火的大模型六小虎也走上了不同道路。例如,零一万物与阿里巴巴成立联合实验室,转而在中小模型及商业应用上探索出路。
英诺天使没有投资任何一家大模型六小虎。王晟认为,这些企业估值过高,透支了未来。初创企业在开始时就与大厂直接高烈度竞争,这是避免的投资误区。目前也没看到大模型企业赚大钱的可能性。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要么是对既有业务的改造,要么是开拓新的使用场景。科技大厂在赋能既有业务上有优势,而新场景尚未出现。
DeepSeek加剧了大模型初创企业的商业化困境。它比任何一家大模型企业的产品都更快来到普通消费者的手机端,日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字节跳动的豆包和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国内的云计算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等争先恐后上线了DeepSeek模型。开源的DeepSeek提供了接口,这些平台无需与DeepSeek公司协作即可直接部署,吸引开发者和使用者切换到DeepSeek模型。
微信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部分用户在使用搜索功能时可以调用这一模型。微信是一款用户超过10亿的超级应用,增加DeepSeek后,用户选择空间更大。
DeepSeek压制了大模型公司的融资。两家知名投资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内部进行了大量关于DeepSeek对国内AI产业和投资影响的讨论。大模型是人才密集、算力密集和数据密集的游戏。之前,新启动的大模型企业如果没有1亿美元的融资难以成事。但DeepSeek动摇了这套投融资逻辑。
王晟认为,DeepSeek的创新能力很强,但不代表技术实力无敌。它让大家回归现实,考虑投入产出比。这带来了国内大模型初创公司估值和融资的压力。投资人的心态也在变化,不愿意再投资其他大模型初创企业。巨大的浪费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当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模型开源,其他大模型企业如果不能推出更优秀的产品,开发者和用户会迅速转向开源模型。一些企业之前的巨额投资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
尽管如此,投资和创新还将延续。2025年,投资人可能将目光转向大模型之上的应用创新。免费的大模型搭配便宜的云计算,为应用开发企业提供新的可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