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生于1926年5月4日,享年99岁;陶承义生于1936年5月24日,享年89岁。
易兰英曾回忆说,在1937年的日军空袭中,她全家及时躲避才幸免于难。后来,为了逃避轰炸,她们一家逃难到江宁土桥的亲戚家,直到空袭减少才返回城内。在南京五台山附近的难民区,几个日本鬼子闯入寻找“花姑娘”,强行将她的嫂子拉出屋。易兰英和二姐躲在角落里,由于光线不好,二姐才未被发现。日本鬼子随后放开了她的嫂子,转而拉走了另一位避难的国民党军官太太。家人惊魂未定,将二姐和大嫂送进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易兰英则负责给她们送菜。
为了维持生计,易兰英在家门口摆了个小摊卖香烟、火柴和花生米。一天上午,一小队日本鬼子来到她的摊位前,一名日本军官骑马挎枪,几名士兵手持刺刀枪。不远处有一个早点摊,一个年轻人正在吃早饭,头都不敢抬。日本鬼子走过来,直接把年轻人拉到街对面用刺刀捅死。接着,日本军官走到易兰英面前,打了她几个耳光,导致她掉了一颗牙齿。日本军官掏出香烟做手势,易兰英才递上火柴,这才避免了进一步的殴打。
那天临近中午,又来了一批日本兵,他们搜查各户,看到青壮年男子就抓起来,绑在一起押往金陵女大的方向。不久后,传来了密集的机枪声。据说那些被抓走的人全被枪杀在一个水塘里。第二年开春后,易兰英亲眼见到人们从水塘里打捞尸骨。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几十年来如噩梦般挥之不去,也使她患上了心慌、心悸和耳鸣的病症。她希望后人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无辜百姓的牺牲。
陶承义的父亲在日军侵占南京时被日军抓走,并在汉中门外遇难。同时被杀害的还有他的七舅舅江金荣和六表哥江家志。陶承义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母亲带着孩子靠做小生意艰难糊口。陶承义表示,战争毁了他的童年。他经常告诫后代:“我们过去落后挨打,现在国家好不容易强盛起来,不能麻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