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傍晚,歌手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2025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开售,首轮1.8万张演出票被抢购一空,大麦网显示有超过45万人想看演出。他的两场演唱会将于3月初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成为上海火热演出市场的一个缩影。接下来,日本音乐组合YOASOBI、王栎鑫、毛不易、梦龙乐队、孙燕姿等将轮番登场,预示着申城将迎来密集的大型演唱会。
上海市文旅局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市将举办营业性演出1.5万场,其中已审批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项目40场,包括刀郎和周慧敏的演唱会,预计将接待观众600万人次以上,票房收入约10亿元,联动消费超过60亿元。近两个月内,上海已宣布定档的大型演唱会有近20场,平台上数以百万计的“想看”人数预示着又一波文商旅消费热潮即将掀起。
以深受中老年群体喜爱的歌手刀郎为例,加入其上海站演唱会“抢票”阵营的不仅有很多60后70后,也有不少替父母抢票的年轻人。流行音乐专业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赵朴表示,他曾观看过刀郎在厦门的演唱会,现场大量银发族观众与刀郎共同合唱《驼铃》《怀念战友》等歌曲,感受到了刀郎音乐跨越代际的魅力。尽管这次没有抢到票,但链接几乎“秒没”的情况证明了刀郎演唱会的强大号召力。
刀郎的演唱会现场以其朴素的舞台布置和对音乐的专注著称。他通常穿着工装裤加T恤,乐队成员们的打扮也很朴素,没有华丽的舞台装置或伴舞,而是把重点放在音乐本身,带给观众纯粹的感动。这种返璞归真的感染力赢得了众多歌迷的共鸣。
除了刀郎,接下来的申城演唱会市场还将迎来更多高潮。无论是戴佩妮、林志炫、陈小春等老牌歌手,还是胡夏等新生代唱作人,不同年龄和审美的歌迷都能在上海找到心仪的演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认为,演唱会是一个超越时间的特殊空间,通过记忆中的歌曲,带观众重温往昔。从某种角度来看,观众或许才是演出真正的主角。
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还将迎来风靡世界的歌手和乐队。例如,梦龙乐队将在4月12日至13日唱响上海国际赛车场,他们的音乐融合了摇滚和流行的元素,广受欢迎。而在3月,日本唱作人米津玄师也将登台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大麦网上有近30万网友点击“想看”。他的音乐如同深海中的珍珠,激励着每一位歌迷追求梦想。
演唱会不仅能带来强烈的现场体验,还能显著带动文商旅消费。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陈圣来指出,泰勒·斯威夫特的全球巡演和其他音乐活动所引发的经济效应被称为“霉霉经济学”,足以见其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49.90%,万人以上的演唱会场次同比增长84.37%。演唱会不仅拉动文商旅多业态增长,也能活跃城市的文化氛围。
此外,演唱会的集聚效应也在改变传统旅游模式。“跨城追星”的外地游客在演唱会期间会带动当地景点客流量的增长。随着长三角一小时高铁圈的扩容,上海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乘高铁来看演唱会。如今,演艺经济已从单一票房收入转向文化IP、场景消费和城市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申城可以在打造文商旅消费新引擎上继续发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