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伤心故事:“光伏史上最大并购案”缘何告吹?

2025年2月14日,情人节。当有情人们都在享受浪漫时光时,光伏行业的一桩“婚事”却以告吹收场。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2月14日傍晚,通威股份(SH:600438)发布公告,终止向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原先几方签订的《增资意向协议》解除。

作为“一揽子”协议中的关键第一步,增资的目的是并购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50亿元。《增资意向协议》的解除,意味着这桩“光伏史上最大并购案”以失败告终。

这两大电池龙头因何结缘,又因何“联姻”失败?生意场上总有新故事,但交易的本质永远是价值。其实,这起并购案的终结并不意外。

史上最大光伏并购案

事情起源于半年前。

2024年8月13日,通威突然公告称,拟以增资+现金收购的方式并购润阳股份51%股权,交易总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消息传出,立刻成为光伏行业的大新闻。一则,50亿的交易金额,有望成为光伏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二则,彼时行业正处于低谷,亟需产能出清和深度整合。

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2024行业半年会上的观点,即光伏行业调整宜重宜快,整合时间不宜过长,要推动落后产能出清,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作为业内首例电池片龙头企业间的并购案,如果成功,将为行业以吸收整合方式推动产能出清的示范性案例。

从交易双方来说,都是来头不小的行业龙头。收购方通威,是光伏产业链多晶硅与电池片双龙头,自2017年以来长期雄踞全球电池出货榜首。

被并购企业润阳股份,是2020-2022年的电池片出货前三、2023年的前五,且还拥有光伏垂直一体化产能。润阳拥有工业硅产能5.5万吨、多晶硅产能13万吨、拉晶产能7GW、切片产能10GW、电池片产57GW、组件产能13GW,并布局部分光伏电站业务。其创始人陶龙忠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FraunhoferISE),创业前曾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

2023年-2024年,润阳还差点成功上市。当时润阳计划在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募资40亿,并已获得了IPO注册批文,却因未能在一年内完成发行而折戟。这一度让润阳压力巨大,传出降薪裁员、多个基地停产甚至资金链断裂的消息,这也是当时陶龙忠要卖掉润阳的重要原因。

在各方看来,通威主要是看中了润阳的海外产能和渠道布局。时任润阳股份总裁的唐骏曾在2024年7月对媒体表示,润阳股份的海外电池产能超过11GW。而在前述2024年8月13日公告中,通威也表示,润阳股份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场也建设了富有竞争力的产能布局,能够满足海外市场溯源要求。

至于市场方面,欧盟、美国、南美是润阳的优势地区,其中欧洲和美国地区占润阳出货量的80%以上。这些优势恰好可弥补通威在海外的短板。通威的产能集中于国内,2023年组件海外销售占比仅为7.6%,远低于其他龙头50%上下的销售占比。借助润阳的海外产能和市场布局,有利于扩大通威组件在高溢价的海外市场的销售。

“郎有情,妾有意”,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美好。然而,时隔半年这桩“婚事”却黄了,不能不说是颇为遗憾。

“分手”其实早已注定

按照各方2024年8月商定的并购流程,先由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现金增资10亿元,在通威完成对润阳股份尽职调查以及审计、评估工作,并与各方达成正式增资具体方案后,通威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同时现金收购悦达集团增资10亿所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

悦达集团是润阳最早的投资伙伴,江苏省重点大型国企,资产总额超800亿元。两个月后,悦达集团完成10亿元增资并做完工商变更,成为润阳实际控股且单一最大股东,润阳创始人、董事长陶龙忠成为第二大股东。

实际上,在增资完成后收购案就有了微妙变化。某知情人士向华夏能源网透露:10亿到账后润阳的资金压力就少了很多,成为国资控股子公司后,腰杆也硬气很多,陶龙忠和几个主要股东出售润阳的意愿已经不大了。

当然了,官方明面上的说法依然是:“公司(通威)组织业务团队以及各中介机构积极展开对润阳股份深入的审计、评估、法律和业务尽职调查,交易各方也进行了多轮沟通磋商,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其实,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桩并购案的流产并不意外。总结而言,有三大原因:

一是,通威拥有完整产业链,且双方存在多个业务环节的交叉。全产业链产能明显过剩背景下,通威已没必要再靠并购搞扩张,风险收益不成比例。

二是,润阳大量产能已在行业技术迭代中落后了。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润阳拥有单晶PERC电池片产能25GW,这意味着PERC产能占到公司电池总产能的四成以上。在2023年下半年PERC已不敌TOPCon,基本退场,通威没必要花数十亿买一堆落后产能。

三是,润阳的高负债令通威望而却步。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润阳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5%以上,属于行业相对较高水平。总负债在2022年底飙至171亿,其中仅流动负债就高达125亿。这意味着,通威的增资还不够填润阳的债务窟窿。

更何况,通威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已是连续5个季度亏损,总亏损额预计达百亿规模。行业周期仍未到头,经历了严重失血的通威要想穿越周期,就要保住每一分现金流。到2024年三季度末,通威的货币资金为164.65亿元,要从中拿出三分之一的资金并购,这是需要掂量掂量的。

虽然并购告吹,但再见亦是朋友。通威在公告中表示,双方将探讨多晶硅业务方面的合作,具体而言是通威向润阳提供专业技术及管理支持,协助润阳的多晶硅项目进行经营管理提升,具体合作事项尚在初步探讨中。

而对润阳而言,这场“化债式联姻”失败之后,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面对债务压力和行业寒冬,它将何去何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858.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上午11:25

相关推荐

  • 32岁霸王茶姬老板,追着星巴克打

    近日,霸王茶姬在上海举办的年会上,1993年出生、只有32岁的张俊杰,手拿玫瑰,90度鞠躬,含泪感谢员工:“我真的很爱你们!” 张俊杰,可以安心过个好年了。 在经历了2023年的狂飙后,霸王茶姬在2024年仍旧速度不减,⼀年内增加了超过2500家店面,门店总数超过了6000家,其中海外门店达150家,预计GMV超200亿元。另外,其经典产品“伯牙绝弦”累计销…

    2025年2月4日
    1100
  • 南极,快被游客们玩化了

    去南极旅游似乎一夜之前成为潮流,去南极闹出来的事件也经常一夜之间上了热搜。近日,数百位游客因天气原因无法乘机离开,被迫滞留在南极。甚至有游客因无法离开,多花了20万元…… 南极旅游又上了“热搜” 日前,数百位游客因天气原因无法乘机离开,被迫滞留在南极。有当事人发文称,一共有三艘邮轮滞留,人数约为350人。此外,岸上还有350人延误,共700人行程受到影响。 …

    2025年2月18日
    1000
  • 去年大火的云贵菜餐厅遭唱衰,今年真会倒闭一半吗?

    如果要做一个年初餐饮新品类展望,在去年大火的云南贵州菜大概要在排行榜里占头一个。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式正餐赛道里的云贵菜全国门店总数达37527家。云贵菜以各种方式频繁出圈,基于浓厚的地方风味和更新化的呈现形式,这些使其在2024年成为全国购物中心、繁荣商圈的热门餐厅类型。 不过,由于去年市场太过火热,今年春节刚过,圈内就出现了看衰的声…

    2025年2月14日
    800
  • 套盒,“最坚挺”的美妆大单品?

    又是一年情人节,兼具实用性和时尚感的美妆套盒再次成为礼赠经济的主角之一。 除了DIOR、兰蔻、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的精致礼盒成为情侣之间传情达意的优选,不少本土品美妆品牌独具匠心的节日套盒也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对业绩拉动非常明显。 《FBeauty未来迹》观察发现,除了情人节,在美妆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套盒品类始终“岁月静好”,不仅稳稳守住了基本盘,还在悄然…

    2025年2月17日
    1000
  • 榜一交接,mRNA的新王与旧王

    2024年9月13日,乘着PD-L1/VEGF东风,BioNTech股价飙升17.52%,来到每股123.4美元,市值达到293亿美元。 这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转折点,正式超越市值262亿美元的老对手Moderna。而就几个月前,Moderna的市值几乎还是BioNTech的3倍。 截至2月14日,BioNTech为287亿美元,Moderna只剩127亿美元…

    2025年2月17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