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新周刊官方账号发文告别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吴玉燕因严重流感不幸去世,终年41岁。她是广东茂名化州人,担任新周刊校对近16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去年刚生了二胎的她,在休完产假后恢复工作。2025年1月,一场毫无征兆的流感打断了她的生活。起初她打算吃药缓解,但后来反复高烧不退,住进医院。10天后,她被确诊为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转到ICU。进入ICU第三天,她的病情迅速恶化,身体指标骤降,最终离世。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高危人群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流感可能导致肺炎甚至全身病毒血症,可能诱发老年基础病加重。
要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可以从流行病学史和症状两方面入手。在流感高发季节,如果出现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密切接触过流感病例后,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而普通感冒一般没有明确的传染源,症状较轻,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
为了最大程度防范流感风险,医学专家建议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格外警惕,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出现39℃以上的高热、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得了流感后应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并注意科学的支持治疗,包括合理饮食、休息等。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虽然接种了疫苗不等于一定不得流感,但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由于流感病毒每年会发生变异,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通常建议在流感流行期来临前1到2个月,即9月、10月前后接种流感疫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