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新周刊官方账号发文《无声守护 | 告别玉燕》,文中表示,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因严重流感不幸去世,终年41岁。吴玉燕担任新周刊校对近16年,生于1984年,广东茂名化州人,是家中的长女和两个孩子的妈妈。去年她刚生了二胎,今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甲流合并乙流让她住进了ICU。进入ICU第三天,病情迅速恶化,2月4日,她永远地离开了。
该文作者提到,在为玉燕写这篇文章前,有朋友说如果她还在,会认真帮忙审校。近日,因流感引发的意外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传染性强,可能导致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并引起肺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属于流感高危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引发重症,需要格外警惕。这些人群在流感流行期出门应戴口罩,尽量少去商场或集市等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我国流感流行期大多是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或3月。在流感流行期,家庭和公共场所应做好清洁、消毒,家中如有高龄老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将病毒带回家。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流感症状更重、起病更急,往往是38.5℃以上的发热,除了咳嗽咽痛以外,还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特别乏力等。
得了流感,并不都需要去医院,症状较轻的居家隔离即可,使用一些解热镇痛、祛痰止咳的药物,一般7天左右可以康复。但如果出现39℃以上的高热、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严重症状,或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模糊,需要及时就医。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如果得了流感,若症状较轻微,可先在家中休息,适当多饮水,清淡饮食,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大量浓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等严重症状,一定要抓紧时间到医院就诊。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远雄主任指出,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黄金48小时”,在这期间用药,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能早期清除病毒,减少重症几率,降低死亡风险。即便超过了48小时,抗病毒治疗依然有作用,但一定要遵医嘱用药。特别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更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倘若出现高热(>39°C持续超过48小时)、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痛、严重咳嗽、严重呕吐腹泻或持续的体力不支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流感疫苗。虽然接种了疫苗不等于一定不得流感,但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由于流感病毒流行株每年发生变异,疫苗也需随之变化。根据相关监测和研究分析结果,我国当前接种的流感疫苗与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病毒株匹配度良好,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常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综合医院。一般建议大家在流感流行期来临前1到2个月,即9月、10月前后接种流感疫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