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沪深两市主要股指开盘涨跌不一。沪指经过宽幅整理后小幅收涨,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显著上涨。收盘时,沪指报3346.72点,涨幅0.43%;深成指报10749.46点,涨幅1.16%;创业板指报2215.30点,涨幅1.80%。市场热点继续围绕AI应用展开,但个股表现分化明显,近2800只个股下跌。AI医疗概念股集体爆发,嘉和美康等20余股涨停。云计算、数据要素概念股也表现活跃,神州数码等涨停。DeepSeek概念股走势分化,梦网科技8连板,而美格智能接近跌停,并行科技等多股大幅冲高回落。
央行在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24年9月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支持政策,包括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截至2025年1月末,互换便利共开展两次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支持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明显增长。2024年末,我国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近600亿元,全年披露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计划金额上限接近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推动保险机构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并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两项工具使用便利性,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表示,2024年落地的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已取得较好效果,未来央行将不断完善工具设计,创新更多利好股市、债市的政策工具,增强对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与调控能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本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反弹走势,虽然单日涨幅不大,但这种小步慢走的走势更有利于行情深化。市场成交量一度放大到2万亿元左右,表明投资者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他认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牛市第二波行情启动初期,人形机器人板块依然值得关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板块存在产业拐点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少鹏指出,A股开年以来走势曲折,受多重短期因素影响,但这不会阻挡A股继续修复向好的大势。下一步需鼓励支持长线资金入市,严把IPO关口,提高上市门槛,加大场内重组力度,依法严惩各种不法套利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内外部政策对于国内经济影响角力正式拉开序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被列为2025年前两大重点工作任务,内需板块和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市场中期主线。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中国大模型的异军突起让全球对中国核心资产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在特高压、高铁、电信、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已经足够具有吸引力。春节之后市场情绪改善,大盘出现小步慢走的走势,随着稳经济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市场信心提升,中国资产将迎来估值回升的机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