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海军的撞船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造成过严重的人员伤亡。然而,核动力航母被撞伤的情况却相对少见,因为通常情况下,航母处于护航舰艇的严密保护中,而普通民用船只行动迟缓,很难有机会与航母相撞。
但这次离奇的事件确实发生了。美国海军承认,“杜鲁门”号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水域与一艘名为“贝西克塔斯-M”号的货轮相撞。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日深夜,航母的水面部分受损,但没有进水,核动力推进装置和舰载飞机也未受损。此前,“杜鲁门”号航母正与护航的“杰森·邓纳姆”号驱逐舰一起行动,计划返回红海。
外界最关心的是,为何速度缓慢的民用商船会撞上美国核航母?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贝西克塔斯-M”号货轮船头部分受损,系泊缆绳卷轴被切断,前右舷舱口围板受损。这些损伤位置可能表明,它撞上了“杜鲁门”号航母的飞行甲板外延支撑部分,说明这次美国航母大概率是“受害者”。
不过,对航母来说,被巨型货轮撞上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之前类似的航母撞船事件要追溯到2004年7月22日,“肯尼迪”号航母在海湾地区夜间行动中撞上了一艘小型快艇。相比之下,“贝西克塔斯-M”号是一艘常规散装货轮,排水量5.3万吨,长188.5米,从约旦亚喀巴港出发前往罗马尼亚黑海港口康斯坦察,目标非常明显。唯一的“特殊”是它曾在2016年在孟加拉国吉大港附近与另一艘商船发生过碰撞。
通常情况下,美国航母应处于护航舰艇的严密保护中,但此次情况特殊——航母正在准备通过苏伊士运河,按照要求必须以单列纵队排队。此外,不确定事发时护航的“杰森·邓纳姆”号驱逐舰是否与航母在一起。即便没有其他舰艇保护,航母航行中应保持高度警惕,雷达持续搜索周围海域动态,多名值班人员保持对海警戒。理论上,5万吨的巨轮靠近时应引起警惕,并可通过无线电通信和灯光信号发出警告或采取避让措施。
然而,最终美国航母未能避开货轮的撞击。这可能是因为值班人员训练不足、疏忽大意,或是长时间战备值班导致舰上人员过于疲惫,失去警觉性。无论如何,这一罕见的航母撞船事件再次暴露了美国海军面临的重大困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