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工厂产线也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苏州一家工厂引入了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帮手,这些机器人能够连续工作,不分昼夜。它们负责取放零件、检测产品质量、扫码入库以及搬运物料,最大承重可达40公斤。这些机器人还能协同作业,完成多项任务。
在这家工厂里,人形机器人已经投入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苏州的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行业的复工率达到了9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的一家光电技术研究院内,研究人员正忙碌地进行着激光雷达的研发。这种雷达对于提高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至关重要。李侠院长表示,随着光电技术应用需求的增长,特别是激光雷达在人形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车辆上的应用,新的需求不断涌现。仅用不到十天时间,他们就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激光雷达模组样品,其核心电路仅有指甲盖大小,使得3D测量更加精准。
为加速产品化过程,该研究院采取楼上研发楼下量产的方式,大大缩短了从概念到成品的时间。穆永吉总经理提到,由于春晚节目中展示的人形机器人搭载了他们的激光雷达,公司近期收到了大量订单咨询。快递员们也在加紧处理制造业企业的包裹,以满足客户需求。
苏州高新区为企业提供从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全方位服务,助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目前,该区已形成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继续布局新的赛道。尽管开发面积较小,但苏州高新区在亩均产值和税收方面表现突出。
我国已形成了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涵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例如,长三角地区的大飞机集群、广东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等。此外,西部一些资源型城市如甘肃金昌、云南曲靖等地也正在新材料等领域发力。
新的一年里,各地企业纷纷加快招聘和技术更新的步伐。河南的企业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需求显著增加。浙江长兴的一家企业更新了56台高端设备,提升了生产线的数字化水平。山东青岛的一家智慧工厂通过AI技术提高了检测精度和生产效率。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则优化了巡检机器人的智能系统,增强了其运行稳定性。
展望2025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将继续沿着新的方向前进。一汽红旗制造中心蔚山厂区总装车间已在正月初八全面复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燕达(海门)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也在大年初三恢复生产,预计一季度将有更多的海外订单。速腾聚创智能制造基地负责人表示,2025年的开局非常火热,客户希望订单增加五倍。中国五矿株硬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生产效率。河南钢铁集团周口基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8日,目标是成为“效益之王”。杭州市经信局计划重点培育垂直领域的工业大模型,推动企业AI化。山东电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信心实现产值翻番的目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