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刚过,全国各地迅速进入开工状态。不少外贸企业积极拓展新市场、新业态和新产品,抓住机遇开辟新局面,加速培育外贸新动能。
节后第一周,上海洋山港各集装箱码头迎来新一轮生产高峰,15艘船舶同时在港作业。重庆铁路口岸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一批“重庆造”汽车正有序装箱,准备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
从远洋港口到外贸口岸,中国外贸在新春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外国客商,他们在这里寻找最新潮的“中国好货”。来自哥伦比亚的卡特琳娜就在一家经营3D打印玩具的店铺里完成了她的新春“第一单”。
记者跟随这批玩具订单来到春节期间就已经开工的生产线。依靠新技术和企业自主研发的新材料,这些“小”商品成功闯入了“大”市场。创新已成为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也在努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春节过后,江苏南京的一家电网设备制造企业所有生产线全力运转,赶制订单。各地纷纷列出新一年的任务清单,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广东、江苏、河南等省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带”的融合发展;广西和重庆将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货物运输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四川则计划建设国家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游戏、动漫、知识产权等领域数字服务“出海”。一系列新政策和举措将助力中国外贸抢抓先机,培育新动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