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至13日,印度总理莫迪应邀访问美国。莫迪成为继以色列总理、日本首相和约旦国王之后,特朗普新任期接见的第四位国家领导人。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会后的吹风会上表示,这体现了印度在特朗普新任期的“优先地位”。然而,在特朗普的关税施压下,国际社会关注莫迪是否会选择像加拿大那样屈服,还是成为全球抗美的先锋。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晤。特朗普一直强调与莫迪的私人关系,但早在2024年竞选期间,他就公开指责印度是“非常大的(贸易)滥用者”,并誓言通过加征关税来纠正印美贸易失衡。特朗普宣誓第二次入主白宫后,为让莫迪政府屈服做了不少前期工作。1月27日,特朗普与莫迪敲定访美时间,并批评印度对美国产品征收的关税过高,要求印度购买更多美国制造的安全装备。面对特朗普的压力,莫迪采取了一系列示好措施,包括大幅削减进口关税,确认非法移民身份,并承诺扩大从美国的军备采购规模。
不过这些举措未能满足特朗普的要求。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13日,在会见莫迪之前,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美国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特莫会后,双方宣布达成《印美21世纪协定》合作框架,强化经贸联系,确保到2030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并加快防务、商业和技术合作。能源方面,印度承诺大规模采购美国油气;防务方面,印度同意加强合作,尽管更在意联合开发和技术转让,但特朗普强调向印度出售F-35战斗机等项目将增加美国对印军售金额。
尽管印度做出了系列让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仍称印度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并表示现在两国是“对等关税”国家。莫迪显然未准备好这种直接的羞辱,只能搓手以缓解尴尬。
特朗普时期对印度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自拜登后期以来,民主党政府的印度政策已难以为继。美国大选期间,印度各界对印美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无论谁当选,美印关系都已稳固。随着特朗普赢得选举,印度各界对印美关系更加乐观。特朗普宣称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再平衡政策,被印度解读为有利于其从中渔利。然而,印度似乎忘记了特朗普1.0时期对印度的贸易打压。2023-2024财年,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达到368亿美元,印度无疑成为特朗普贸易问题的主要对象之一。
此次特莫会再次展示了特朗普的谈判技巧。莫迪的姿态很低,表示“当印度和美国走到一起时,我们的合力是1+1=11,而不是2”。特朗普对印政策既要印度全面开放,又要印度配合自身战略。特朗普强调与中俄印加强合作和减少军事对抗,让莫迪寄望于打“印太”牌和中国牌博取好感的努力落空。
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也给印度带来了压力。莫迪承诺配合美国遣返非法印度移民,并试图改变话术,声称这是印度的要求。然而,美国的合法印度移民也成为特朗普移民政策改革的目标。近年来,印度技术人员是美国H-1B签证的最大受益者,但这些移民未能彻底融入美国社会。新晋印度移民普遍受到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影响,引发美国社会高度关注。
印度当前处于尴尬境地。印美关系不仅取决于双方在贸易、移民和技术领域的博弈,还取决于印度在全球格局变化中的定位。短期来看,莫迪政府的示弱和让步可能换来“暂缓加税”,但如果让步过多,可能会损害莫迪的领导形象和印度民众的自尊心。在美印度人的处境两难,非法移民被打压,合法居留也被排斥,映射了莫迪处理印美关系的困境。未来印美关系的发展仍需观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3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