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海豫园老庙黄金店内消费者正在选购黄金饰品。黄女士和闺蜜在豫园的一家网红金店门前排队,两人不停地讨论着最近的金价。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一路上涨,带动了黄金销售热。当天,上海豫园商圈多家金店的黄金价格在870元/克左右。尽管金价持续上升,但整体销售情况与去年持平,消费者购买的以小克重居多,挂坠、手链等品类销量靠前。
这波“淘金”热潮中,不少年轻人选择以旧换新,拿出父母当年低价购买的款式过时的首饰,换成自己心仪的项链。不过,当年五六千元所购买的30多克黄金饰品,回收后到手2万元却只能换回20多克的新款首饰。
黄女士排了半小时队,进店买了一款金项链。她表示,虽然金价上涨,但金饰设计得好看,还是愿意买单。“买了一款蛇年新品,8克黄金花了一万多元,纯粹为了好看,也算是在新年犒劳一下自己。”春节前后畅销产品以黄金藏宝金手镯为主,今年比较流行的盘缠元素同样走俏。春节期间金价涨幅较大,有些顾客会买金条进行投资。
一位买家表示,他去年年初开始投资纸黄金,随着金价上涨赚了不少。今年2月3日,又购入了20克金条。“刚买完没几天就赚了几百块,我决定以后分期多买一点。”
金价不断刷新纪录,消费者则热衷选购造型别致、价格实惠的小克重黄金饰品。黄金店内顾客络绎不绝,但人们在购买时更加注重性价比,轻巧新颖的饰品受到追捧。春节本来就是传统消费旺季,很多客户都是奔着生肖蛇饰品,包括项链、手链和耳饰等。一些年轻人喜欢购买克数较小的产品,“小而美”的产品逐渐成为黄金品牌商家开辟的竞争新赛道。
面对金价一路狂飙,也有不少消费者暂停投资。刘娜表示,她在2022年投资金条时价格为300多元/克。现在黄金价格太高,不会再加仓,后面根据政策和局势再看。张女士也选择等待机遇。“前几年我都会给孩子存点金豆、金条,今年金价涨了不少就没买,后悔当时买少了。”
攒金的风从常规的金条金饰吹到了1克左右的超小克重黄金产品。其中,一块尺寸不过两三厘米的迷你金牌上,印着“公主请发财”“泼天的富贵”等有网感的流行话语。这类轻量化的黄金产品十分畅销。淘宝数据显示,黄金贴在淘宝商城已售出超过20万张,主要消费群体为25岁至30岁的年轻女性。
“去年十一就想买条金手链,觉得贵,没想到春节期间已经涨到830元/克,一条手链差不多要小两万了。”今年21岁的徐蓝通过以旧换新给自己买了一条最新潮的古法手链,“用妈妈20年前的33克金首饰,换了一款22克新手链”。随着金价高涨,不少年轻人购买金饰时选择“啃老”。迟女士十几年前买了不少金首饰,由于款式过时一直存在家里。今年金价涨了,她决定把这些存货“盘活”,给女儿换成新款金饰。不过,她在以旧换新时发现并非自己想的那么“划算”。
各个品牌以旧换新规则不同且细则较多。周大福足金首饰可按照1:1以旧换新,但需额外购买原克重50%以上的金饰,再加工费;六福珠宝需按照原金额1.3倍购金,再支付加工费;周生生需根据当日售出价和回收价补差价,比如售出价为880/克,回收价为767元/克,10克足金饰品以旧换新需补差价1130元,再额外支付新品的工费。
徐蓝本想去菜百进行以旧换新但同样不划算。根据菜百规定,没有购物凭证或者外店足金饰品,除了加工费35元/克,还有耗损9%。她最终到一家知名典当行把金饰卖了。工作人员告知要烧熔验成色,并按烧熔后的重量计费。这条项链因当年工艺原因,挂扣和焊接点不是纯金,因此定为23K金,重量约27克,根据当天655元/克收购价到手1.7万多元,另外几个耳环是24K足金,所有饰品总共33.3克,一共支付给她约2.1万元现金。当天,她在商场买了一条22克左右的古法足金手链,加上工费约2万多元。
近年来固定价格即“一口价”的高端饰品越来越受欢迎。周大福在财报中称,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9% 上升至18.7%,并支持集团的毛利率保持韧性。随着黄金价格涨至近900元,部分消费者认为,在考虑加工费的基础上,“一口价”的老铺金饰反而更具性价比。近期,北京SKP、国贸商城等多个老铺黄金门店也出现排队现象。不过,当下人气爆棚的老铺黄金并不提供回收或者以旧换新服务。多数黄金珠宝品牌以旧换新还是以“克重”为基准,并不提供“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回收服务。部分店铺或者回收平台,“一口价”黄金饰品仍按照克重回收,整件则以6-7折价格回收。
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按克回收是黄金饰品行业惯例,说明国内黄金饰品企业最终还是在卖黄金,企业并不认为自己的品牌和设计有价值,中国黄金珠宝企业要真正成为品牌,和国际品牌有能力正面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金饰品盛行是消费者成熟理性的一个表现,即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性价比,但是一定程度也说明部分珠宝客群消费能力降低。随着跟风购金潮消费结束,在黄金饰品终端库存高企的情况下,黄金市场会面临更大挑战以及下滑风险。
黄金饰品有一定的投资属性,或者说比很多奢侈品牌更加保值。但是保值的也只是黄金部分,其他溢价部分并不具备保值能力。黄金饰品热是一波潮流,潮流总会过去。提醒消费者应选择信誉好的商家,确保交易公正透明,以保护自身权益。过去一年,黄金珠宝企业的业绩并未随金价水涨船高。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六福珠宝等老牌黄金珠宝企业2024年的生意并不好做。似乎只有主打“一口价”销售模式的老铺黄金的业绩“一枝独秀”,2024年6月28日在港交所IPO以来,老铺黄金股价已上涨超900%,市值超710亿港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