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还没赚钱,卖课的先富起来了

2025年开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的标签横扫全球,日活用户21天破2000万,成为继ChatGPT、Sora之后的现象级技术明星。

然而,这场技术盛宴的聚光灯下,最耀眼的并非DeepSeek的算法突破,而是一群“掘金者”的疯狂表演:资本市场的“概念股”连拉涨停,社交平台的“卖课大师”日入万元,短剧工厂的“AI编剧”批量生产爽文……

技术尚未盈利,但围绕它的“寄生经济”早已赚得盆满钵满,这荒诞的一幕并不新鲜。

从ChatGPT到Sora,再到DeepSeek,每一轮AI技术浪潮力,真正的创新者还在探索商业化路径,而“蹭热点”的玩家已用信息差、焦虑税和流量密码编织出一张收割网。

AI时代的第一桶金,似乎永远属于卖铲子的人。当DeepSeek还在为技术落地苦寻场景时,它的名字已被贴上了股市K线、网课海报和土味短剧的封面,成为一场全民投机狂欢的符号。

概念股狂欢:一场“名字游戏”的资本闹剧

DeepSeek的爆火,首先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投机热情。

2月5日至6日,A股掀起“DeepSeek概念股”涨停潮。然而,这些公司的业务与DeepSeek的关联,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误会”。

比如每日互动是这波“行情”中的突出表现者,此前已经达成5天4板,2月11日盘中一度再触及涨停,尾盘炸板后仍有8%的涨幅,股价从行情起点20元跃升至55元。

最初,市场传言每日互动持有深度求索股权,但早在2月4日晚间,公司就进行了澄清,称DeepSeek是深度求索旗下的大模型,而深度求索关联公司浙江九章资产(曾用名“幻方科技”)的一位重要股东确实曾为公司创始核心骨干成员。

经公开资料梳理,浙江九章资产的法定代表人、合伙人是徐进,徐进履历显示,其为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是杭州每日科技有限公司(即现在的每日互动)创始人之一。

从每日互动的公开资料看,自公司成立以来,徐进并未持有公司股份。2019年每日互动上市,招股书也并未披露徐进履职情况。有媒体报道称,其于2005年12月至2011年8 月在每日科技技术部担任技术总监,2011年8月从每日科技离职。

但是,就这么一段不是关系的关系,依然能让市场浮想联翩。

当然,比起这每日互动的股价暴涨,还有更荒诞的案例。锌财经了解到,近日浙江东方因旗下基金投资的“北京深度搜索科技有限公司”被误认为与DeepSeek母公司“深度求索”有关,股价连续三天涨停。

尽管公司紧急澄清“无任何股权关系”,但市场情绪已如脱缰野马,投资者对“深度”二字的联想远超技术本身。

除此之外,还有杭钢股份,因为在合作伙伴系统中安装DeepSeek软件,被贴上“算力核心供应商”标签。实际上,其算力业务仅占营收的0.06%,且与DeepSeek的技术开发毫无关联。即便如此,公司股价在基本面亏损的情况下仍逆势暴涨35%。

哪怕不少企业在公告中,不断突出“重大不确定性”“无实质性合作”等风险提示,但市场似乎选择了视而不见。有分析师直言:“DeepSeek的流量光环太强,哪怕只是擦边球,资本也愿意为‘可能性’买单。”

可以说,这场狂欢的本质,是AI技术叙事对传统估值逻辑的碾压。当技术成为信仰,名字相似、业务模糊反而成了“利好”。

卖课乱象:技术焦虑的“解药”还是“毒药”?

如果说资本市场的狂欢尚能用情绪驱动来解释,那么另一场更为直接的财富收割早已在民间展开。

DeepSeek走红不到一周,社交平台上便涌现出大量“如何用DeepSeek月入十万”、“DeepSeek带你躺着赚钱”的课程……

从如何使用DeepSeek的基础概念到教授如何使用指令集、提示词更好命令DeepSeek,再到如何用其做电商运营赚钱。这些课程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的标价高达到10万元,也有的只卖一毛钱,看得人是眼花缭乱。

DeepSeek的设计理念就是自然对话,无需复杂指令。这些课程贩卖的“技巧”,本质是信息差诈骗。更讽刺的是,DeepSeek官方文档的详尽程度远超多数付费内容,但“主动搜索”的能力正在被短视频时代的“被动投喂”消解。

至于这些“砖家”的卖课套路,也早已形成了标准化流程。

第一步往往是制造焦虑,类似“2025年不是AI淘汰人类,而是会用AI的人淘汰你!”的标题充斥短视频平台,配以“宝妈用DeepSeek月入5万”“小白三天接单”的案例,将技术焦虑转化为购买冲动。

第二步则是包装“秘笈”,所谓的课程内容,多为公开信息的拼凑:从官网操作指南到过时的提示词技巧,甚至直接搬运其他AI工具的教程。

有买课后的用户吐槽:“199元的课程,核心内容是如何注册账号——这明明在DeepSeek官网免费公开!”

而根据红星新闻报道,许多购买DeepSeek付费课程的用户发现自己成了“韭菜”:付费购买的104页资料仅有4页谈及DeepSeek、进群后被疯狂推销几百元的“变现训练营”、付费教程居然是ChatGPT旧教程改名重卖……

第三步则是私域收割,低价课引流至付费社群后,二次推销高价“进阶班”。比如某社群会员费61元,一个月收入超18万元,而所谓“核心资源”不过是网盘链接和广告推送。

从几年前的元宇宙,到后来的ChatGPT,包括后面的Sora和现在DeepSeek,似乎每当有一波技术突破,最先赚钱、最能赚钱的永远都不是企业自己,而是这些“卖课”的。

需要承认,这背后有市场需求的推动,但更多的是一些人在追求短期利益。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课程质量和性价比,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误导。

AI工厂:从技术革命到“垃圾内容流水线”

当资本和卖课党狂欢时,另一群人正将DeepSeek推向更“接地气”的战场。

DeepSeek爆火后,有人借助DeepSeek批量生成 “职场逆袭”“霸道总裁” 这类爽文剧本,拍成短剧后点击量爆棚;还有人每天利用AI生成100篇推文运营公众号,实现流量变现一条龙。

本应助力高效、优质创作的顶尖AI技术,如今却在部分人手中沦为专业生产垃圾内容的 “猪下水工厂”:生成速度越快,信息垃圾越多。这不仅浪费了技术资源,也可能加剧信息环境的劣化。

以AI批量生成爽文剧本来说,看似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简单刺激、快速娱乐的需求,可仔细剖析,这些爽文往往剧情千篇一律,人设刻板单一,缺乏对生活的深度洞察与对人性的细腻刻画。

它们如同流水线产品,用浮夸的情节和浅薄的价值观填充屏幕,不仅无法给观众带来长久的精神滋养,反而可能拉低大众的审美水平,让人们在快餐式娱乐中逐渐丧失对优质内容的品鉴能力。

而依靠AI每天产出100篇推文来运营公众号,看似实现了流量变现的高效路径,实则是对内容创作的亵渎。

这些批量生成的推文,语句可能通顺,但逻辑松散,缺乏真情实感与独特观点,只是将热门话题、流行词汇机械拼凑。不仅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还会让内容失去灵魂,成为毫无价值的信息堆砌地。

当技术沦为“猪下水工厂”的流水线,或许这才是AI普及时代最深的讽刺,人们用它来解放大脑,却也可能因此失去思考的尊严。

但是,人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AI在创作领域的应用,而是要引导其正确发展。创作者应提升自身素养,合理运用AI技术,将其作为创作的辅助手段而非替代。

总而言之,DeepSeek的爆火,映照出一个割裂的图景:一边是技术突破的星辰大海,一边是急功近利的涸泽而渔。

当概念股、卖课党和内容工厂赚得盆满钵满时,真正的创新者仍在商业化道路上艰难求索。或许,正如网友的调侃:“AI教会我们的第一课,不是如何与机器对话,而是如何识破人性的贪婪。”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8953.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午1:34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午1:37

相关推荐

  • 情人节生意经,卖点年轻人喜欢的“小浪漫”

    吕玥 情人节向来是商家不容错过的重要节点。一方面,消费者有明确的送礼需求,可提供确定性的增长机会;另一方面,作为春节后首个有明确礼赠需求的节点,情人节对提振新一年整体GMV也很关键。 而近年来情人节的消费需求变化,也更进一步凸显了商家参与其中的必要性。 情人节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情侣庆祝,而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人群,如朋友、家人乃至自我奖励,这就为商家带来了…

    2025年2月19日
    800
  • 一片面包卖出1600亿,这个麦当劳、肯德基背后的巨头,盯上了新生意

    全球烘焙巨头宾堡,攻入全新赛道。 作为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胚老牌供应商,宾堡是年营收1600亿元的“隐形”行业霸主,被称为“一片面包卖出1600亿”,体量甚至可与麦当劳匹敌。2024年底,宾堡中国宣布进军休闲零食赛道,第一款产品是旗下曼可顿品牌面向C端市场推出的“面包脆脆丁”新品。 “这款产品与以往不同,它的细分赛道是休闲零食,我们希望通过曼可顿面包脆脆丁进…

    2025年1月25日
    1900
  • 业绩承压,喊话“红果”,龚宇的野心与焦虑

    2月20日下午,向来被外界评价为“谦逊儒雅”“低调稳重”的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罕见地露出了带有锋芒的一面。 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上,他在演讲中公开点名了红果短剧的排他协议: “特别是有些平台,利用市场的主导地位,签一些排他性的协议,跟它合作,就不能跟其他平台合作。而且不是一部剧,一部剧一个产品无所谓,是这公司在协…

    2025年2月21日
    500
  • 零食品牌激战2025:新秩序下的残酷角逐

    2025年开年,零食行业火热开局。 刚刚过去的春节,作为消费者走亲访友的年货选择,各大品牌为了抢到更多蛋糕,使出了浑身解数。 扩产备货、推出限定包装、联合IP营销、多渠道布局,一系列动作之下,谁都想在这场春节零食之战中,站上C位。 当然,春节的比拼只是零食行业火热的一个缩影。春节过后,2025年的行业竞争才刚刚开始。 昨日,鸣鸣很忙开了战略发布会,推出自有品…

    2025年2月20日
    1600
  • 一年狂入820亿,中国最大餐饮公司背后站着一位“大姐大”

    中国最大的餐饮公司是谁? 运营着肯德基、必胜客等知名餐饮品牌的百胜中国,摘得此头衔。这家公司拥有大约40万名员工,每年服务近20亿人次,在全国开了16000多家门店。 百胜中国背后,站着两个大功臣。一个是百胜中国的奠基人,有着“中国快餐教父”的前主席兼CEO苏敬轼。另一个则是百胜中国现任CEO,有着“中国餐饮大姐大”之称的屈翠容。 作为百胜中国的女掌门,屈翠…

    2025年2月19日
    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