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很多人对《火星救援》中的经典情节记忆犹新:被困火星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太空站里种植土豆,上演了一场“太空农民”的求生大戏。如今,这一幕似乎有了现实版——59岁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女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姆斯与她61岁的同事巴里·威尔莫尔,因波音“星际客机”的技术故障,被迫在国际空间站滞留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两人于去年6月5日搭乘“星际客机”飞船发射升空,原定6月14日回家,但由于飞船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技术问题,NASA决定让“星际客机”独自返航,把两名宇航员留在了太空。尽管NASA方面一直强调两人的身体状况良好,但不少人都因一张拍摄于空间站的照片而感到担忧。在这张照片中,威廉姆斯面容凹陷明显。有小报也开始报道她身体受损严重,甚至有网友刻薄地表示:“早说不能送‘奶奶’上外太空。”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威廉姆斯曾拍视频表示,自己的体重几乎没有变化,还在微重力的环境下灵活地翻了个跟头。在今年1月,两人还花了5.5小时成功在空间站外移除了一个有故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此次太空行走时间,也帮助威廉姆斯打破了女性宇航员的太空行走累计时长纪录。在最初知道无法正常返航时,威尔莫尔就表示,他们所接受的培训,90%都是“为了意外情况做准备”,如有必要,他们可以滞留“8个月、9个月、10个月”。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然而,滞留日期正在逼近他们的极限。早在去年8月,NASA就计划让他们今年2月乘坐SpaceX的“龙飞船”返航,不过据相关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还需要更多时间做准备,此计划也被推迟至3月。而据2月12日最新消息,NASA将返程日期定在了3月12日。如果一切顺利,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就能和家人团聚。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去年6月份的发射计划本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件——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将完成波音首次载人试飞。两人都是NASA资深宇航员,在此次任务之前,威廉姆斯执行过的最长任务时长是195天,威尔莫尔是167天。对于突发状况,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在发射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威廉姆斯难掩兴奋之情:“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我们将踏上太空之旅,这简直太酷了!”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此次飞行对于波音公司和NASA来说都将是关键一步。一方面,波音终于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时刻——在这场商业载人航天竞赛中,它一直落后于SpaceX。波音最初想在2017年进行无人试飞,但直到2019年才实现了第一次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未能进入正确轨道,也未能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来,波音又两度推迟第二次无人试飞计划,直到2022年5月才成功,但当时也暴露一些系统问题。直到去年6月,波音和NASA才一致认为做好了准备。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另一方面,对NASA来说,波音公司的成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避免自身对SpaceX过度依赖。可以说,去年6月发射任务的核心目标便是让波音的“星际客机”通过NASA的最终载人认证,以便未来能够像Space X的龙飞船那样,执行常规的载人航天任务。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虽然“星际客机”有惊无险地将两位NASA宇航员送到了国际空间站,但考验才刚开始。在对接空间站时,“星际客机”的5个推进器出现故障,其中4个多次尝试点火后恢复,但仍有1个彻底失效;与此同时,多处氦气泄漏的问题,也影响了飞船的推进系统和操控能力。最终,NASA和波音决定让星际客机在没有宇航员的情况下返程。他们担忧飞船进入大气层可能失控,或因热防护系统等问题“变成一个火球”。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星际客机”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波音公司的质疑。毕竟在航空安全和内部管理方面,波音都有着相当令人担忧的历史纪录。此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失败也再次揭示了垄断的弊端。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NASA的发射任务主要分为两类——载人航天和运载火箭。在2000年以前,NASA既有自己的载人航天系统(航天飞机),又依赖传统军工航天公司(波音、洛克希德·马丁)提供运载火箭。但在2006年,波音与洛克希德·马丁决定合并各自的火箭业务,成立了“联合发射联盟”(ULA),几乎垄断了NASA和美国军方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由于没有竞争对手,ULA的创新动力一直不足,发射费用也相当高。

媒体:宇航员滞留揭示美国航天弊端 波音技术故障引关注

另一方面,像波音与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传统航天公司,一般都倾向于大型政府合同,而不是短期开发一款可以快速部署的载人飞船。因此,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失去了唯一的载人航天能力,不得不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美国要想送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必须先购买联盟号的座位,但价格昂贵。2000年代,每个座位约2000万美元,一路飙升,2020年来到了约9000万美元。

也是在这一背景下,NASA于2010年开启了“商业载人航天计划”,并选取了波音和SpaceX作为合作伙伴,通过竞争性合同,分别向波音和SpaceX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尽管波音开发的“星际客机”拿到了NASA更多的投资,但这家传统巨头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至今仍未能发挥出竞争力,以至于2020年之前,NASA无法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联盟号的依赖,直到SpaceX成功执行“龙飞船”载人任务。

波音载人航天任务出问题后,NASA于去年8月宣布调整计划,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最早将于2025年2月搭乘SpaceX的载人龙飞船返回地球。事实上,自2024年9月底以来,这艘载人龙飞船一直对接在空间站上,但机组成员海格和戈尔布诺夫正在执行为期6个月的Crew-9科学任务,如若提前返回,NASA负责的系统和科学研究无法正常进行。在综合考虑下,两人决定等待Crew-10的宇航员抵达空间站,完成交接后再返回地球。威廉姆斯对此也表示了理解,毕竟“空间站大概有一个足球场这么大”,她希望这一决定符合利益的最大化。

在这期间,计划用于救援的C213号龙飞船被检测出了电池问题,NASA和SpaceX最终决定提前部署另一艘曾执行过任务的C210号龙飞船进行救援,预计两人将于今年3月返回地球。返航时间的一推再推吸引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注意。在今年1月,他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直言要派出自己的老伙计埃隆·马斯克和SpaceX开展“太空营救”,称这两名宇航员是被“拜登政府抛弃了”。马斯克也识相地接住了话题,表示他会尽快将两人接回来,毕竟拜登政府把他们留在那里这么久。俩人看似相当上心,但并未对NASA按部就班的规划提供过任何实际帮助,这种互动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双方更在意的可能是借此讽刺一把政治敌手,并间接为SpaceX背书。

但在威廉姆斯看来,他们并未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威廉姆斯把突如其来的意外看作一份“惊喜”,而威尔莫尔则表示他尽量不去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在他看来为此烦恼“根本没有任何好处”。2月8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直播采访时,威廉姆斯强调他们作为专业宇航员是国际空间站的一部分,是团队中的一员,有义务“按照纳税人的意愿进行科学研究”。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荣誉”。

根据去年12月份NASA国际空间站发布的博客内容,宇航员们一直很忙,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也在协助其他国际空间站居民进行太空植物学研究和其他研究。据《华盛顿邮报》,去年两人在近六个月里协助参与了60多项科学研究。在今年1月30日,两人还成功进行了一次太空行走,整个过程持续了5小时26分钟。两人成功拆除了之前宇航员两次都未能拆除的老化的无线电硬件,并从空间站外部收集了可以检测微生物的样本。威廉姆斯的太空行走总时长达到了62小时6分钟,创下了女性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长的新纪录。

滞留太空并非没有先例。此前最有名的要数被戏称为“世界上最后一名苏联公民”的前苏联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廖夫。他原本只计划停留五个月,但正巧碰上了苏联解体,最终滞留了311天。NASA宇航员弗兰克·卢比奥是美国宇航员单次太空任务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他在2022年执行任务时,因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出现冷却剂泄漏问题,被迫滞留371天。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任务长度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确实很艰难,“但不像从8天变成8个月那么难”。在他看来,感到失望也是正常的。

今年1月初,威廉姆斯在国际空间站回答母校高中学生提问时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回忆是什么感觉。她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走路,没有坐下,也没有躺下了”。即便两人以体面的方式回应了各种传言,但威廉姆斯也承认离开家人这么长时间很不容易。她曾在去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自己的母亲年事已高,所以几乎每天都会与对方通话。在今年回应特朗普关于“被抛弃”的说法时,威廉姆斯还分享了自己有多想念丈夫做的拿铁,这大概是回到地球时她最想看到的“接机礼”。

然而天上与地下,一别大半年,已经是时移世迁。对于威廉姆斯来说,再次回到地球,NASA将不再是自己心中的NASA。据媒体2月4日报道,NASA的工作人员已在此前被要求删除官方网站上关于多元化、公平性、包容性(DEI)、原住民、环境正义和女性领导力的内容。这一行动被视为特朗普“结束激进和浪费的政府DEI计划和优先权”行政命令的结果。原本就收效甚微的DEI如今被废除,这会让女性科学家在NASA和航天领域更难以立足。NASA科学家们担心接下来的裁员会让一切举步维艰。一位曾在任务控制中心工作过的消息人士说:“宇航员工作过度、工资过低、不受管理层尊重,这已经不是什么超级秘密了。”

威廉姆斯曾坦言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是她的“快乐星球”。“这里非常宁静”,她这样说道,“虽然多数时间都很忙碌,但这里也能让人静心思考,甚至改变你对地球上发生事情的看法”。当威廉姆斯俯瞰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时,她看到的是一个整体。对她来说,从最开始人们就并不孤独,探索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为了抵达更远的星辰。

责任编辑:张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8760.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3:25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3:25

相关推荐

  • 严惩个别网民借灾造谣扰乱救援秩序 谣言阻碍救援工作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消防员、武警官兵和民兵等各种救援力量迅速行动,全力搜救失联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民众期望这片土地早日恢复生机,受灾群众尽快迎来新生活。 然而,个别网民为博取关注、吸引流量,借机编造发布涉及灾害的谣言,引发群众焦虑恐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给救援工作带来阻碍。公安…

    2025年2月14日
    1200
  • 海航否认客机发动机失效说法 澄清事实消除误解

    1月18日晚,海南航空发布声明,针对个别媒体关于公司正常备降处置的误导性报道进行了澄清。 声明中提到,2025年1月18日,海南航空HU7370(九江—海口)航班于11:31从九江庐山机场起飞后,机组监控到右侧发动机参数有细微波动。机组按规定处置后观察发动机工作正常,但出于安全考虑,公司决定备降南昌。原飞机停场进行检查排故。为尽快将旅客送达目的地,公司迅速从…

    2025年1月19日
    2500
  • 日本新增流感病例数下降 仍需警惕乙流及其他传染病

    日本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24年年底流感暴发式扩散相比,进入2025年以来,新增流感病例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专家提醒仍需保持警惕。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及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数据,从2024年9月2日到2025年1月26日,本次流感季日本国内的流感病例数已累计达到952.3万例。进入2025年后,患者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尽管目前日本新增流感患者人数在减少…

    2025年2月6日
    1100
  • 苏丹西部一医院遭袭 已致30人死亡

    当地时间1月25日,苏丹西部北达尔富尔州地方组织法希尔抵抗委员会表示,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沙特医院”24日夜间遭遇无人机袭击,造成30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医院多个部门在袭击中遭遇严重破坏,目前已停止运行。 “沙特医院”是法希尔市目前唯一一家仍在运转的大型医院,近期曾多次遭遇袭击。对于此次袭击,目前尚无组织或个人宣称负责。 位于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

    2025年1月25日
    1600
  • 外媒:特朗普提出“清理加沙计划” 推动难民迁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希望约旦、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增加从加沙地带接收的巴勒斯坦难民数量,这样或许能让足够多的加沙人口迁出,从而“彻底清理”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地区,使其焕然一新。这是对他早前建议将巴勒斯坦人转移到印度尼西亚的补充计划。 周六,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与记者进行了20分钟的问答。他表示,已终止前任总统对向以色列发送2000磅炸弹的限制。此举解…

    2025年1月26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