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土地回购,有了新进展 广东打响节后“第一枪”。广东利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成为节后首个行动的省份。2月7日至9日,广东省7个城市披露了2025年的首批专项债闲置土地收储清单,涉及48幅地块,总金额达171亿元。这是自然资源部于2024年11月明确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细则后的首次大规模披露。
此次收购以地方国企为主,多数地块存在折价收购情况。珠海收储规模最大,共14幅地块合计66.52亿元;惠州紧随其后,共收储8幅地块共计49.75亿元。除广东外,湖南岳阳、河南开封、浙江金华等地也陆续发布了相关公告。财政部在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允许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政策效果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
存量土地回购,有了新进展 广东打响节后“第一枪”
从广东首批专项债收购的闲置土地特征来看,半数土地被折价收购,折扣多在7-9折之间,也有部分地块出现溢价收购的情况。CRIC统计显示,排除协议土地和已开发土地后,剩余36块净地的整体收购折扣为87.5%。其中24块土地存在折价收购,折扣力度在80%以下的共有10块。此外,45块被收储的土地属于当地国企所有,如珠海华发集团就有6幅地块被收购。
存量土地回购是行业止跌回稳的关键。截至2023年底,总土地储备面积TOP10房企的总土储面积约85591万平方米,盘活这些土储对市场影响巨大。然而,存量土地收购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房企手中的闲置土地往往存在质押、抵押情况,需调配资金解押;二是收储存量闲置土地的价格若低于拿地价格或不足以覆盖融资成本,企业接受度会降低;三是部分城市消化土地能力有限,政府收储积极性受影响。
尽管如此,闲置土地收储已成为各地化解楼市库存、稳定市场的重要工具。收储政策有望在部分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财政较好的城市快速落地,促进楼市供需平衡与价格稳定,并为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更新提供资源支持。
存量土地回购,有了新进展 广东打响节后“第一枪”!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