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连续3天来排队买黄金!2025年春节前夕,上海豫园的老铺黄金门店外,一位消费者凌晨4点裹着羽绒服蹲守,只为抢购一条寓意“破除万难”的金刚杵吊坠。商场10点开门,9点50分到店的人已被告知需排队两小时,队伍中甚至出现了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和举着自拍杆直播的网红。
多地门店排队超8小时,有消费者跨城驱车400公里只为“打卡”老铺黄金。单笔订单超10万元屡见不鲜,热门款克价高达1573元(普通金饰约860元/克),溢价近一倍仍被抢购。成立仅15年的老铺黄金市值超过周大福,半年股价暴涨900%,被称为“黄金界的爱马仕”。
同一商圈内,LV、Gucci门店门可罗雀,而老铺黄金的柜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年轻人调侃:“以前排队买包是虚荣,现在排队买金是人间清醒。”
老铺黄金的成功精准踩中了当代消费的三大痛点。首先,黄金成为“中式赛博护身符”,通过玄学设计如金刚杵(破障)、葫芦(福禄)、蝴蝶(福叠)等元素,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符号。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2025年,年轻人通过购买“保值又祈福”的金饰缓解焦虑,评论区高频词:“买金=买心安”。
其次,老铺黄金用黄金挑战西方高奢霸权。门店选址SKP、万象城等顶级商圈,与卡地亚、梵克雅宝贴身竞争,提供1对1服务、依云矿泉水等细节对标奢侈品体验。古法花丝、金胎珐琅等非遗技艺加上足金镶钻创新,实现“东方美学国际化”,热门款被称为“四叶草平替”。
第三,黄金的“反脆弱性”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国际金价连续五周上涨,突破2886美元/盎司,避险情绪推高消费需求。消费者认为:“买包三年贬值七成,买金还能传家”——中产家庭将黄金视为抗通胀硬通货。
老铺黄金的崛起正在改写黄金行业的游戏规则。传统品牌依赖克重计价,但老铺黄金的“一口价”模式反而成为溢价利器,2024年营收超35亿元,单店产值破亿。周大福、周生生被迫跟进,将镶嵌类产品摆上C位,甚至推出“高仿”老铺的镂空香囊、玫瑰窗花。
老铺黄金30%的消费者为25-35岁人群,他们用“买潮玩”的逻辑买金:“颜值即正义,文化即溢价”。社交平台助推下,小红书“老铺开箱”笔记超10万篇,抖音“定睛5秒沦陷”挑战播放量破3亿。
老铺黄金签约非遗传承人、吸纳国际珠宝设计师,形成“传统工艺+现代设计”双引擎。周大福加速收购澳洲金矿,六福珠宝押注智能制造——行业从资源竞争转向文化竞争。
然而,高溢价能持续多久仍存疑。老铺黄金部分产品工费占比超50%,若金价回调或审美疲劳,可能面临抛售潮。消费者吐槽:“买时一口价,卖时按克算——保值神话恐破灭。”此外,非遗工艺成本高企,但部分产品被指“重设计轻纯度”,足金镶嵌钻石的硬度问题引发争议。专家警示:“若过度依赖玄学营销,可能透支文化信任。”
老铺计划进军新加坡、日本,但东方玄学能否打动海外消费者仍是未知数。对比卡地亚“本土化+全球化”策略,中国品牌需找到文化输出平衡点。
当年轻人挤爆金店,他们争夺的不仅是金属,更是一份对抗不确定性的安全感,一种文化自信的物化象征。老铺黄金的爆火既是国潮崛起的缩影,也暴露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焦虑。正如一位排队8小时的消费者所言:“我买的不是金子,是乱世中的一点确定。”这场狂欢或许终将降温,但它为中国品牌指明了一条路——用文化厚度对抗周期波动,用创新叙事重塑消费信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