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电影《蛟龙行动》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军事主题沙龙。影片总出品人于冬携主演张涵予、杜江与多位军事专家分享了片中的军事元素,并回应观众的反馈。
当天,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去世。于冬透露,《蛟龙行动》拍摄完成后曾想邀请黄老观看,但因健康原因未能实现。他表示对黄老的逝世感到非常难过,并向第一代核潜艇科研人员致以崇高敬意。
张涵予在片中饰演“龙鲸号”核潜艇艇长。他坦承,在接拍前自己并不了解潜艇知识,为此进行了大量学习。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潜艇兵的艰辛有了深刻体会,尤其是在狭小空间内忍受高温和噪声的挑战。针对有观众质疑关键时刻艇长吹口琴的情节是“硬煽情”,张涵予解释说,这段口琴声实际上是战斗的号角,激励全艇指战员重拾信念。军事专家也指出,口琴声分贝低,不会影响潜艇安全。
王俊凯在影片中扮演声呐兵曹弘浪,有一段顶撞艇长的戏份。对此,影片军事顾问杨刚表示,在潜艇内部,如果命令不合理,往往以技术人员的意见为准,声呐兵作为潜艇的眼睛至关重要。艇长和声呐兵同吃同睡,关系并不那么严格。
于冬提到,片中曹弘浪通过声呐探测到四只蓝鲸的情节是一处浪漫表达,反映了我国军人不仅在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还在保护海洋生态和人类文明。杜江则认为,《蛟龙行动》不仅能吸引军迷和动作片爱好者,还能传递勇气、决心和乐观心态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活动现场,军事专家们一致给予《蛟龙行动》高评价,认为影片专业性强,剧情精彩,对潜艇人来说非常振奋鼓舞。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