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学籍管理新动向值得关注。教育部近日发布了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强调教育公平,进一步细化了跨省转学和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的条件。学校需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严肃处理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确保人籍一致。
2013年,教育部曾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此次新规定出台,旨在应对现实中依然存在的空挂学籍、人籍分离现象。新办法不仅针对高考移民问题,还涉及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不合规借读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在原就学地空挂学籍,却在其他省份或学校以借读方式就读,升学时再返回学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导致部分中小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影响教育质量。
对于学籍管理,国家和地方已有相关规定并进行严格审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高一年级上学期及高三年级学生不得转学的规定。每年普通高考报名通知中也严防“高考移民”,重点核查户籍由外省迁入广东考生是否符合政策。海南省对从省外转入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了严格资格审查,发现69名考生因户籍、学籍、在校就读情况等原因报考资格受限。
衢州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胡欣红认为,治理这些现象的关键在于堵住学籍管理漏洞。新办法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办理转学,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可能性,提高了透明度和效率。学籍信息实时动态更新和跨区域共享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学籍变动。
新规还规定了学籍转入转出的时间限制,要求四个主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籍转接核办工作,避免拖延。学校应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准确。
此外,新办法在职普融通方面提供了保障,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之间自由转换学籍。此前,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之间存在“学籍壁垒”,新办法从学籍管理角度提供了制度支持。储朝晖介绍,自2013年起,教育部采用信息化方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系统与管理制度,但纸质材料仍为主要手段。修订后的新办法简化了跨省转学材料,实现“一网通办”。
复旦大学教授任远表示,优化跨地区转学流程,降低城市入学门槛,并增强流入地城市的教育资源供给,可以更好地保障随迁儿童的教育机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