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敬献花篮挽联痛悼黄旭华院士。2月8日,黄旭华院士逝世第三天,武汉格外寒冷。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办公楼的吊唁大厅中央,黄旭华院士遗像慈祥可亲。遗像正下方的花坛好似潜艇在海浪中破浪前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潜艇”顶部。两旁挽联“卅载呕心研潜艇,深海蛟龙惊世界;一生矢志卫海疆,大国重器铸功勋”概括了黄老的一生。
在《送别》的感伤乐曲中,前来吊唁的群众手握白花,依次排队,缓步走向黄老遗像前,深深鞠躬、久久默哀。黄旭华院士的夫人李世英坐着轮椅来到悼念大厅。她身穿深色外套,戴着米色毛线帽,口罩掩不住满面悲伤。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她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捧着鲜花,与相伴69年的黄老深情告别。鞠躬后,她缓缓走到黄老遗像前,放下鲜花,轻轻挥一挥手,掩面而泣,转身的背影令人泪目。
李世英和黄旭华同一个单位,早年漫长岁月里,她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无条件支持黄老,支持国家的核潜艇事业。黄老生活简单随性,出去理发都嫌麻烦,李世英就买了理发工具学会理发,给他剪了几十年头发。1988年,黄旭华告诉妻子要参与极限深潜,李世英听后十分冷静,表示他是总师,必须为这条艇的安全负责,为100多名参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因此他必须下去。
2月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湖北校友会的校友们也前来吊唁。他们认为黄旭华是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最好践行者。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湖北校友会开始筹建,2010年4月26日正式成立。校友会成员们与黄旭华建立了联系。黄旭华曾提到,从事核潜艇研究,学校的培养功不可没。校友们回忆,刚见到黄老时,感觉他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黄旭华鼓励大家参与国家的重点项目和国防建设,他说想当官、做生意,就不要到这里来,这个职业的定位就是这样,要为国家做贡献,就不要想着多挣钱。尽管科研条件艰苦,收入也很低,但他依然无怨无悔,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把这一生献给了祖国。
一大早,来自中山路小学的百余名学生在老师们带领下,身穿黑色衣服,戴着红领巾,排着长队前来吊唁黄旭华院士。他们把洁白的菊花依次放到黄老遗像前。带队老师含泪表示,希望全体师生能够传承黄院士的人文科学精神,将他的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山路小学和黄旭华有着很深的缘分,黄老的女儿、外孙都是该校毕业生。2022年,全国唯一以黄旭华命名的科技教育中心在该校成立。2024年,学校还收到了黄旭华院士亲笔题词:“中山路小学科技原创启蒙教育成就顶天立地中国好少年。”
得知黄旭华院士离世的消息,学校连夜制作了黄老的木制雕塑。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痛惜,纷纷表示要向黄爷爷学习。黄旭华隐姓埋名为国家做贡献的事迹早已在同学中传开,大家都很崇拜他,立志以后要努力做到刻苦钻研、积极创造、报效祖国。
黄旭华院士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的消息传到家乡广东潮汕,让那里更添几分寒意。家乡的亲友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赫赫功勋。侄孙黄永祥哽咽讲述内心的悲痛,并表示将带着家人赶赴武汉送别。兄长黄绍赞和黄绍美也难掩悲伤之情,计划前往武汉吊唁。不少市民游客自发来到黄旭华故居缅怀追思,敬献鲜花。黄老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和心血,他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激励着后人努力工作、学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