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一,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上演了一场具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享受热闹刺激的新春年俗。
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是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有“中华一绝”之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晚18时58分,百龙舞宾州活动开始。一条条游龙汇聚庙堂,待族上长者完成炮龙开光仪式后,锣鼓喧天,万炮齐鸣。巨龙上下腾挪,走街串巷送祝福,数十万游客与龙共舞,场面壮观。
当地居民认为,舞炮龙可以祛除晦气,带来雨水、丰收、吉祥和安定,寄托了民众“求安、求福、求旺、求乐”的愿望。新桥镇人韦克萍特地从外地回乡过节,她表示每年都会期待这一年度最热闹的节庆活动。来自俄罗斯的游客Taya也表示,此次体验让她感到非常兴奋。
炮龙被视为新年神物,每条长约30至40米。炮龙所经之处,夹道人群“狂轰乱炸”。舞龙人头戴竹帽、赤膊上阵,挥舞着龙头龙身,进行“勇敢者的游戏”,任凭爆竹炸响弹落。炮龙由竹篾、纸、布等材料扎制而成,主要有龙头、龙珠、龙身、龙尾、龙爪构成,制作过程需要全程手工,工序有30余道。当地扎龙匠人不断钻研技艺,积极促进炮龙文化在海内外传播。
今年37岁的陈新昆自幼被炮龙文化吸引,在10岁时就扎制出了第一条小炮龙。近年来,他融入个人创意及客户个性化需求,采用了多种创新制作技法扎制炮龙,推出了蚕丝炮龙、“国潮风”炮龙、夜光炮龙等,受到好评。
如今,炮龙节已成为宾阳县的文化名片,被评为“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今年,宾阳县举行了非遗巡游、非遗音乐舞蹈诗首演、烟火秀、舞炮龙等系列活动,让当地民众及游客共庆佳节,进一步激发新春消费活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