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按摩椅背后公司拟上市。春节期间,许多电影院的座椅换成了智能按摩椅。这些按摩椅由专门公司运营,并且吸引了不少观众在观影时付费体验。
“乐摩吧”是提供这类服务的一家公司,最近其母公司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准备上市。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5月,最初由福州境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吴景华及陈建霖创立。2016年12月,谢忠惠通过收购成为控股股东,“乐摩吧”品牌随之诞生。该公司主要在商场、影院、机场、高铁站等场所提供智能按摩服务。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来自商业综合体、影院、机场、高铁站及其他消费场景的智能按摩服务交易额分别为6.08亿元、1.74亿元、0.78亿元、0.16亿元和0.27亿元,分别占总交易额的67.26%、19.28%、8.67%、1.78%和3.02%。同期,公司在商业综合体、影院、机场、高铁站和其他场所分别投放了6.90万张、32.05万张、2484张、1338张和8752张按摩设备。按单张设备计算,机场的按摩椅贡献最大交易额,而影院的贡献最小。
乐摩物联在大部分消费场景中采用直营模式和合伙人模式运营。在合伙人模式下,公司的收入基于每个服务网点交易额的特定比例计算,无需承担场地使用费及运营维护费。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智能按摩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3.16亿元、5.68亿元和6.0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5.75%、96.74%和98.22%。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服务网点和服务设备数量增加,以及消费者黏性增强。
尽管布局广泛,但智能按摩椅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久坐不扫码付款会被椅子“翻转”赶走。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调侃这种现象,并分享了一些避免被赶走的方法。
费用方面,由于较高的前期投资成本,乐摩物联在机场和高铁站的服务费较高,而在商业综合体和影院的服务费较低。截至目前,乐摩物联已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了超过4.5万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0万张智能按摩设备,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累计可识别服务人数超过1.5亿,注册会员人数超过2800万名。
乐摩物联在智能按摩服务行业占据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1年至2023年,乐摩物联连续三年以交易额计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9.4%、33.9%和37.3%。2023年,乐摩物联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第二名的两倍。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里,乐摩物联实现收入15.3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6.15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营收规模。
从经营模式上看,乐摩物联约70%的服务网点采用直营模式运营。随着业务扩展,销售成本也随之上升。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物联销售成本分别为2.45亿元、3.42亿元和3.70亿元。销售成本的增长主要由于服务网点和服务设备数量增加,导致场地使用费和设备折旧及摊销增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乐摩物联计划继续扩大在国内市场中的渗透率,并探索在交通服务和休息区、办公楼及电子竞技场所等更多消费场景中设立新服务网点的机会。此外,乐摩物联还打算进军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对智能按摩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为进入这些市场的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提供了战略优势。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展亚洲海外市场,尤其是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城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