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重返学校和工作岗位的人们心情复杂:新的一年奋斗又开始了。有人不舍地在出租屋里狂炫家里的特产以表思念;有人跃跃欲试,安排了科技感十足的外卖来调理肠胃。
广东人则是个例外,他们没有太多感怀,甚至有种吃腻了想换口味的感觉。“忍不住想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出门吃K记,换换口味先。”这背后的原因是他们的大脑、身体和心灵已经被一个问题占据:家里上顿下顿吃的“省鸡”,到底还要多久才能吃完?
广东人过年期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琐事,从擦楼梯扶手到清洗塑料凳脚,样样都得做到位。然而,更令人头疼的是过年后的问题:吃不完的新鸡和剩鸡。广东人调侃说:“冷知识,在人类史上,每年整个广东地区都会被白切鸡统治10到15天的时间。”
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广东人的食谱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鸡。年三十的鸡拜神拜公,初一的鸡要炒,初二的鸡开年饭,初三的鸡复盘……一直到初七人日都要吃鸡。喝不完的天地一号、王老吉,吃不完的鸡,成了广东人春节的真实写照。
虽然广东人对鸡的做法多样,但最经典的还是白切鸡。鸡肉刚熟骨带红,不加配料保持原汁原味。这种做法在广东人心中无可替代,任何其他烹饪方式都难以超越。
尽管白切鸡美味,但天天吃也让人感到厌倦。广东人面对这种情况,情感之复杂不亚于浙江人看到年糕或东北小孩面对200斤冻饺子。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广东人发明了多种处理剩鸡的方法,如手撕鸡、火锅白切鸡等。
广东人一年能吃掉8亿只鸡,对鸡的热爱可见一斑。除了过年期间的频繁食用,平时三天不吃鸡也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广东人对鸡的研究透彻,不仅讲究品种,还注重不同部位的最佳做法。
对于广东人来说,鸡不仅是食物,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饮食文化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鸡”字无处不在。交通工具三脚鸡、电鸡,钱是一蚊鸡、十蚊鸡,形容词有静静鸡、走鸡等。这些都体现了广东人与鸡的深厚羁绊。
鸡作为两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佳肴,更是无数游子心中的“白月光”。尽管大多数广东人不愿离开家乡,但离家越远,就越想念那一丝鸡味。这就是家的味道,也是漂泊在外的人们的幸福源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