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计划谈不拢 本田日产牵手失败?

抛出合并计划仅两个多月,本田、日产终止谈判,因为两家公司未能就交易条款达成共识。这也意味着,原定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的合并计划面临搁浅。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抱团取暖本是一种选择,但自身困局却也难解。正如早有人断言,双方合并是孤注一掷的举动,并非一笔务实交易。

撤回谈判

2月5日,据日经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日产可能将暂停与本田的合并谈判。据悉,近期本田向日产提出了欲将日产纳为其子公司的提议,并就此提出了收购要约。然而,对于这一动作,日产方面反应较为强烈,认为此举违背了最初组建一家平等的公司结构的设想。两家公司起初的计划是联合设立持股公司,本田和日产均归入旗下。

报道称,双方无法就控股公司中各方的估值达成一致,因此,两家公司将撤回去年12月签署的业务整合谈判谅解备忘录。同时,日产还拒绝了本田将其纳为子公司的提议。

日经新闻指出,关于是否重新展开合并谈判,或者仅在纯电动汽车等领域继续合作,将在今后另行讨论。另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表示,在本田试探性地提出将日产变为其子公司后,日产董事会很快就开会讨论取消谈判,并补充说,这种安排背离了最初作为平等合并谈判的精神。2月4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向媒体表示:几乎不可能满足双方股东都能接受的条件。合并似乎不再可能。

据日媒报道,日产预计将于近期召开董事会,以决定下一步行动。据日产方面透露,日产计划在2月中旬确定最终方向。日产汽车持股的三菱汽车也曾考虑加入合并谈判,但目前倾向于保持独立。三菱汽车在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本田和日产的决定公布后决定其参与的性质。

此外,东京证交所官网5日公布,为确认本田、日产停止合并的消息真伪,从当地时间14时49分开始暂停日产汽车股票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本田、日产均是日本汽车行业的头部车企,是继丰田之后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本田自1948年创立以来,业务横跨汽车、摩托车等多领域;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成立于1933年;三菱汽车1970年从三菱重工业独立,是三菱集团核心成员。

2024年,双方已达成合作协定,将探索在电动汽车软件、零部件等技术领域的合作。2024年12月,本田与日产宣布启动合并谈判,彼时谈判的方向是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组建全球销量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以应对来自比亚迪以及特斯拉等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要求过高

双方的合并计划一度引发广泛关注。日本政府还曾就此回应称,期待双方合并能增加日本汽车产业竞争力。如果日产-本田-三菱合并,新公司每年的汽车销量将超过8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

根据早先的双方规划,本田和日产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可实现整体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而双方本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与特斯拉、中国车企展开竞争,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在此当中,本田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任命控股公司的总裁,大多数内部和外部董事将由本田任命,而控股公司将由本田持股过半。

但到了今年1月21日,本田汽车表示,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营业利润至少需要增长3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计划的整合。本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强调,日产和本田必须作为两家独立的公司运营,否则整合将难以实现。他还指出,提升日产的收益是谅解备忘录的条件。

此外,整合后的新实体设定了长期目标,即每年至少实现3万亿日元的利润,其中包括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的1万亿日元收入。如果本田的收益保持不变,日产需要贡献约6000亿日元的利润,其中4000亿日元被视为最低要求。也就是说,日产需要在2026财年将其利润至少提升3倍,否则整合可能会被推迟或取消。

然而,截至2024年9月,日产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90%。公司已将全年盈利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9.5亿美元),较2023财年下降了74%。相比之下,本田预计在同一财年将实现1.42万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这意味着日产的利润仅相当于本田的10%左右。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一些谈判需求中,本田对日产的要求过高,但日产又不想丧失主导权。基于本田和日产都是日本汽车行业巨头型企业,不仅有着悠久历史,也各自掌握重要技术,甚至在未来的新能源技术上都各有建树,二者合并首先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产业和技术调和、整合过程,这当中却没有考虑瞬息万变的资本背景。

巨大障碍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来袭,日本汽车制造商转型迟缓。日本车企销量不断下滑、经营陷入困境,促使它们抱团取暖。不过,有分析指出,本田和日产的联合难以真正解决自身困局。

对于该合并,众多业内人士此前并不看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本田和日产双方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

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此前受访时指出,本田和日产的业务相似性高,两家公司很难找到协同效应,合并无法带来显著的互补优势。双方合并是孤注一掷的举动,并非一笔务实交易。

日本《每日新闻》说,本田和日产均以乘用车为业务中心,其在海外出口国及投资项目上有着不少重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课题。《日本经济新闻》称,本田和日产各自有着不同的企业历史与企业风格,就如同油和水一般,双方的整合需要克服巨大障碍。

而针对双方可能的合作中断,业内似乎更为担忧日产的前景。2月5日下午,本田汽车短线拉升,涨幅扩大至8%。日产汽车短线跳水,由涨转跌超4%。

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遭受重创的日产将如何度过最新危机?自2018年卡洛斯·戈恩被捕和被罢免以来,日产公司经历了多年危机,但一直未完全恢复。目前日产正在实施重振计划,计划裁员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20%。

乐天证券经济研究所首席战略师窪田真之指出,整合电动化和智能化资源无疑会提高效率,关键是两家公司如何在管理决策上避免内耗。如果不能迅速决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记者 赵天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1556.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上午10:24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上午10:25

相关推荐

  • 蛇年首只新股!宏海科技上市在即

    蛇年首只上市新股来了!根据安排,宏海科技(920108)将于2月6日登陆北交所上市。据了解,宏海科技属于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专业从事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及显示类结构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公司北交所IPO于2023年12月29日获得受理,2024年1月26日进入问询阶段,2024年11月29日上会获通过,同年12月23日提交注册。 募资超1亿 上市公告…

    2025年2月6日
    1300
  • 线上增长见顶 淘品牌转战线下

    国内最早一批淘品牌开始猛攻线下。2月18日,记者获悉,水羊股份旗下高端护肤品牌伊菲丹上海新店正式开业。近一年以来,伊菲丹已经在全国多地开出多家门店。当线上增长见顶,淘品牌不得不向线下转型寻找增长机会。高端护肤品牌伊菲丹大概只是水羊股份对线下的试探,未来会有更多品牌进入线下渠道。但线下高端市场真的有那么好进吗?水羊股份的机会又有多少? 淘系品牌攻线下 此番伊菲…

    2025年2月19日
    800
  • 春运第九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亿人次

    记者从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2025年1月22日(春运第9日,农历腊月廿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3295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34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1656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8266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390万人次),水路客运量7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29万人次。 昨天全社会跨区…

    2025年1月22日
    2100
  • 对话“90后”助浴师:帮老人洗澡,也帮一些老人修补破碎的自尊

    许琼杰在照顾老人 舒舒服服洗个澡,对很多人而言,是件非常平常的小事,但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想要安全又舒适地洗个澡,更是难上加难。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洗澡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完成的刚需,由此催生出助浴师这一新兴职业。 去年12月29日,“98年女孩帮老人洗澡…

    2025年1月28日
    2500
  • 速看!武汉地铁春节运营时间来了

    1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地铁运营获悉,2025春节假期即将到来,武汉地铁公布春节运营时间,详情如下: 2025年1月28日至 2月4日,轨道交通 1、2、 3、4、 5、6、 8、11号线及 7号线园博园北站至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区段运营时间为6:30至 23:00;轨道交通16号线、 19号线、阳逻线及7号线园博园北站至黄陂广场站区段运营时间为 6:30…

    2025年1月27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