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计划谈不拢 本田日产牵手失败?

抛出合并计划仅两个多月,本田、日产终止谈判,因为两家公司未能就交易条款达成共识。这也意味着,原定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的合并计划面临搁浅。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抱团取暖本是一种选择,但自身困局却也难解。正如早有人断言,双方合并是孤注一掷的举动,并非一笔务实交易。

撤回谈判

2月5日,据日经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日产可能将暂停与本田的合并谈判。据悉,近期本田向日产提出了欲将日产纳为其子公司的提议,并就此提出了收购要约。然而,对于这一动作,日产方面反应较为强烈,认为此举违背了最初组建一家平等的公司结构的设想。两家公司起初的计划是联合设立持股公司,本田和日产均归入旗下。

报道称,双方无法就控股公司中各方的估值达成一致,因此,两家公司将撤回去年12月签署的业务整合谈判谅解备忘录。同时,日产还拒绝了本田将其纳为子公司的提议。

日经新闻指出,关于是否重新展开合并谈判,或者仅在纯电动汽车等领域继续合作,将在今后另行讨论。另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表示,在本田试探性地提出将日产变为其子公司后,日产董事会很快就开会讨论取消谈判,并补充说,这种安排背离了最初作为平等合并谈判的精神。2月4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向媒体表示:几乎不可能满足双方股东都能接受的条件。合并似乎不再可能。

据日媒报道,日产预计将于近期召开董事会,以决定下一步行动。据日产方面透露,日产计划在2月中旬确定最终方向。日产汽车持股的三菱汽车也曾考虑加入合并谈判,但目前倾向于保持独立。三菱汽车在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本田和日产的决定公布后决定其参与的性质。

此外,东京证交所官网5日公布,为确认本田、日产停止合并的消息真伪,从当地时间14时49分开始暂停日产汽车股票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本田、日产均是日本汽车行业的头部车企,是继丰田之后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本田自1948年创立以来,业务横跨汽车、摩托车等多领域;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成立于1933年;三菱汽车1970年从三菱重工业独立,是三菱集团核心成员。

2024年,双方已达成合作协定,将探索在电动汽车软件、零部件等技术领域的合作。2024年12月,本田与日产宣布启动合并谈判,彼时谈判的方向是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组建全球销量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以应对来自比亚迪以及特斯拉等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要求过高

双方的合并计划一度引发广泛关注。日本政府还曾就此回应称,期待双方合并能增加日本汽车产业竞争力。如果日产-本田-三菱合并,新公司每年的汽车销量将超过8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

根据早先的双方规划,本田和日产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可实现整体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而双方本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与特斯拉、中国车企展开竞争,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在此当中,本田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任命控股公司的总裁,大多数内部和外部董事将由本田任命,而控股公司将由本田持股过半。

但到了今年1月21日,本田汽车表示,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营业利润至少需要增长3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计划的整合。本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强调,日产和本田必须作为两家独立的公司运营,否则整合将难以实现。他还指出,提升日产的收益是谅解备忘录的条件。

此外,整合后的新实体设定了长期目标,即每年至少实现3万亿日元的利润,其中包括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的1万亿日元收入。如果本田的收益保持不变,日产需要贡献约6000亿日元的利润,其中4000亿日元被视为最低要求。也就是说,日产需要在2026财年将其利润至少提升3倍,否则整合可能会被推迟或取消。

然而,截至2024年9月,日产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90%。公司已将全年盈利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9.5亿美元),较2023财年下降了74%。相比之下,本田预计在同一财年将实现1.42万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这意味着日产的利润仅相当于本田的10%左右。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一些谈判需求中,本田对日产的要求过高,但日产又不想丧失主导权。基于本田和日产都是日本汽车行业巨头型企业,不仅有着悠久历史,也各自掌握重要技术,甚至在未来的新能源技术上都各有建树,二者合并首先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产业和技术调和、整合过程,这当中却没有考虑瞬息万变的资本背景。

巨大障碍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来袭,日本汽车制造商转型迟缓。日本车企销量不断下滑、经营陷入困境,促使它们抱团取暖。不过,有分析指出,本田和日产的联合难以真正解决自身困局。

对于该合并,众多业内人士此前并不看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本田和日产双方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

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此前受访时指出,本田和日产的业务相似性高,两家公司很难找到协同效应,合并无法带来显著的互补优势。双方合并是孤注一掷的举动,并非一笔务实交易。

日本《每日新闻》说,本田和日产均以乘用车为业务中心,其在海外出口国及投资项目上有着不少重合,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课题。《日本经济新闻》称,本田和日产各自有着不同的企业历史与企业风格,就如同油和水一般,双方的整合需要克服巨大障碍。

而针对双方可能的合作中断,业内似乎更为担忧日产的前景。2月5日下午,本田汽车短线拉升,涨幅扩大至8%。日产汽车短线跳水,由涨转跌超4%。

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遭受重创的日产将如何度过最新危机?自2018年卡洛斯·戈恩被捕和被罢免以来,日产公司经历了多年危机,但一直未完全恢复。目前日产正在实施重振计划,计划裁员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20%。

乐天证券经济研究所首席战略师窪田真之指出,整合电动化和智能化资源无疑会提高效率,关键是两家公司如何在管理决策上避免内耗。如果不能迅速决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记者 赵天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1436.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上午9:42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上午9:42

相关推荐

  • DeepSeek搅动产业链

    我们打算招募更多的闲置算力,在接入DeepSeek-R1之后,青云科技市场总监王玉圆向记者透露,在她看来,这波连锁反应中,最早受益的是上游的算力公司。 2024年底至今,DeepSeek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圈顶流,随之产业链震动,一众云计算企业接入,2月6日百度智能云宣布千帆大模型平台上线DeepSeek-R1与DeepSeek-V3模型首日,超1.5万家客户进…

    2025年2月7日
    1000
  • 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李日生的大家电与新年小愿望

    新华社南宁2月12日电(记者曹祎铭)见到村民李日生的时候,他正忙着和二儿子李映波一起给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更换水箱。“正好映波回来了,不然我一个人还真有点搞不定。”李日生说。 今年56岁的李日生家住广西北流市大伦镇旺贺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着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盖房子手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他和爱人对孩子上学这件事非常重视。“只要孩子们愿意学,…

    2025年2月12日
    1300
  • 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9日15时36分在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北纬29.05度,东经86.63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

    2025年2月9日
    1200
  • 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汽车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一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有大动作:退出多个国际组织或机制,驱逐非法移民,大规模裁减联邦政府雇员,频频加征关税……最新的关税大棒针对的是汽车行业。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这不仅影响着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最终带来的涨价、失业等后果还是要美国民众承担。 征收25% 当地时间2月18日,特朗普表…

    2025年2月20日
    800
  • 几乎被买空!寒假还没到,杭州爸妈又开始抢这个

    本周期末考结束,离1月21日的休业式还有几天时间,中小学生迎来了几天休整时间,不过,家长们却并没有放松。 这几天,一句“下学期课本买了吗?”悄然在家长圈内流行开来,成为新问候语。 “几乎被买空” 周五下班,家长张女士高高兴兴地抱回家四本六年级下册的课本。 “语文、数学、英语是网上买的,科学是同事给的旧书。书到齐了,周末就可以开始预习了。”张女士告诉记者,儿子…

    2025年1月18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