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由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成为暑期档黑马,斩获26.34亿元票房。时隔一年半,《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于1月29日大年初一与观众见面。影片接续上部情节,讲述姜子牙(黄渤饰)和姬发(于适饰)坚守西岐,邓婵玉(那尔那茜饰)、闻仲(吴兴国饰)率魔家四将等殷商大军前来征伐,继续争夺“封神榜”。导演乌尔善和主演于适接受了采访,解读了《封神第二部》新增角色及人物关系,分享幕后制作技术和影片传达的文化价值。于适还谈及在海外宣传电影时的经历,表示非常骄傲能带着中国作品与海外观众见面。
关于《封神第二部》中新出场的角色选择,乌尔善表示,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甄选角色,保留了《封神演义》里最有代表性、性格设定和情感关系最有特点的人物。例如闻仲虽然站在反派阵营,但有正面立场,命运充满悲剧色彩,造型酷炫。魔家四将是中国人熟悉的传统造像,在神话史诗电影中必不可少。邓婵玉是东征西战的将军,形象英气十足。那尔那茜经过高强度训练,成功塑造了这一角色。
于适提到,姬发的人物走向是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过程。第一部中的姬发还是青少年,没有形成自己的是非判断,直到结尾才觉醒。第二部中,姬发处在转变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这与现代人的成长经历相似。
姬发和邓婵玉之间有价值观的碰撞。邓婵玉征伐西岐不仅为了殷商,更是为了继承先父遗志,为邓家赢得荣耀。她内心坚守原则,想用最快的方式结束战争,减少伤亡。姬发则一直坚守善良底线,不想杀死邓婵玉。两人在交锋中互相影响,最终都反思了自己的误区,做出符合价值观的选择。
乌尔善强调,片中选用的元素必须来自中国经典文化。《封神第一部》大量运用了殷商青铜器的美学元素,《封神第二部》里的幻想角色如魔家四将,造型源自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墨麒麟、雷震子的形象来源于元、明时期的寺庙彩塑壁画。殷郊的三头六臂形象也是从民间传说中提取,结合戏剧和心理学角度进行设计。电影中使用了最新的“体积捕捉”技术,这是首次在中国电影中应用这项技术。
于适谈到,《封神三部曲》所有戏份一起拍摄,表演时需要迅速切换不同阶段的人物状态。他通过提前做好案头工作,熟读剧本,揣摩角色心理,确保在现场快速进入状态。
在海外宣传方面,于适分享了一次去法国的经历,遇到两位法国友人拿着姬发的照片找他签名,并表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观众对底蕴深厚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这让于适感到非常骄傲。
乌尔善称观众为“荣誉出品人”,因为如果没有众多观众的支持,《封神第二部》的后期制作难以完成。今年春节,《封神第二部》在全球超过1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希望能把中国神话故事带到海外。乌尔善希望通过《封神三部曲》传递中国文化中的家庭和成长价值观,让外国观众更了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情感价值。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2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