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对DeepSeek再次作出表态。2月3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表示,公司没有计划起诉中国AI初创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奥尔特曼称:“我们打算继续打造出色的产品,并在模型能力方面引领世界,我们认为这样会很好。”他还提到,DeepSeek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但相信OpenAI将继续开拓前沿并推出优秀产品,乐见有另一个竞争对手出现。
此前,1月29日,OpenAI曾表示有证据表明DeepSeek使用了OpenAI专有模型来训练自己的模型,暗示这可能违反了服务条款,但未提供进一步证据。1月20日,DeepSeek推出了开源模型DeepSeek-R1,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可与OpenAI的o1模型正式版媲美,并采用MIT许可协议,支持免费商用、任意修改和衍生开发。据透露,DeepSeek-V3模型预训练费用仅为557.6万美元,预计R1的训练成本约600万美元左右。
DeepSeek迅速引起了硅谷的关注,Meta、微软、OpenAI、Anthropic等AI公司纷纷关注。投资界人士也表达了看法,例如方舟投资CEO凯西·伍德认为DeepSeek加速了成本崩溃;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则表示芯片禁令促使中国做出了更优秀的产品。
北京时间2月4日凌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会,介绍中国本月轮值安理会主席期间的主要议程设置。当被问及DeepSeek时,傅聪强调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DeepSeek引发全球轰动和一些人的焦虑恐慌,说明技术遏制和技术限制无法奏效。
1月27日,奥特曼在接受采访时称DeepSeek的性能并不新颖,OpenAI早已具备这一水平,并将持续开发更先进的模型。1月31日,奥特曼承认DeepSeek让OpenAI的领先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并表示需要制定不同的开源策略。
为了应对竞争,奥特曼采取了一系列行动。1月21日,OpenAI宣布与软银集团及甲骨文合作,投入总计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AI基础设施“星际之门”,并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数据中心基地展开第一期建设。2月3日,软银与OpenAI达成协议,在日本成立合资企业“SB OpenAI Japan”,共同打造名为“Cristal”的人工智能产品,软银每年将在OpenAI产品部署上投入30亿美元。
此外,奥特曼还谈及了OpenAI的AI终端计划,将通过与苹果前设计负责人乔尼·艾维创立的企业合作推进开发。对于AI开发中不可或缺的芯片,他表示公司正在自主研发。目前,OpenAI正以300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新一轮400亿美元融资,由软银领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