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从剪纸艺术到舞龙舞狮,从糖画制作到庙会民俗,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过年的习俗紧密相连,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孔府菜研究会副会长孔凡银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早早来到孔府门前,准备烹饪孔府菜。他一边煎制蛋皮,一边向游客解释“阳关三叠”这道菜的寓意。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孔府菜,曲阜三孔景区推出了“品孔府味道、烹文化年菜”活动,推荐了十道孔府菜,并录制了教学视频。孔府菜是鲁菜的代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府菜博物馆讲解员周长荣表示,孔府菜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非常适合作为年夜饭的一部分。
春节期间,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热闹非凡,木版年画成为焦点。传承人杨乃东和杨静感受到了年画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年画的文化价值。今年,杨乃东制作的年画在网上销量大增,尤其是《摇钱树》一个月内卖出了近6000张。杨家埠木版年画也与多个品牌合作,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单品。
海阳市朱吴镇七寨村在正月初一举办了一场精彩的秧歌表演。大学生祁磊扮演“乐大夫”,带领秧歌队展示了多种传统舞蹈动作,吸引了众多观众。海阳大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文化和记忆,近年来通过创新性发展,让这项传统艺术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临清驾鼓和龙灯也是当地的重要非遗项目。传承人洪林和侯少坤分别致力于驾鼓和龙灯的传承与发展。临清驾鼓音色高亢,气势磅礴,而龙灯则在夜间舞动时光彩夺目。这些传统文化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通过各种活动推广给更多人。
泰山皮影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创新中焕发新生。传承人范正安用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大量观众。泰山皮影戏已进入多所学校,并在北京前门大街开设了专门的剧场。范正安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并传承这一古老艺术。
吕剧在滨州市博兴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春节期间,吕剧和扽腔成为当地演艺活动中的重要节目。通过创新题材和引入西洋乐器,吕剧的表现力得到提升。滨州市还通过戏曲进校园等方式,推动地方剧种的发展。
莒县过门笺是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之一。春节期间,商户们纷纷贴上过门笺,希望新的一年生意红火。传承人于红现场展示过门笺的制作过程,吸引了不少游客。莒县过门笺已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曹州布鞋传承人李芬致力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她推出了一系列含有蛇元素的手工布鞋,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又符合现代审美。李芬希望通过创新,让曹州布鞋成为潮流产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9691.html